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52章:財神上門-《大隋主沉浮》


    第(1/3)頁

    涼州總管府當前重任是安置庭州百姓,其次才是修路,將一個州在草原上建立起來,不僅僅只是派些人過去就行了,固然是可以用以工代賑之法在庭州建城、墾荒,但糧食、衣物、、帳篷、工具等物必須為百姓們準備好,若是單靠人力運輸,光是建設庭州所需之糧就有八成消耗在中途之中,如果再把人力成本也算上,那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好在涼州有的是牛馬,只要車子足夠,就能大大節省人力和成本,朝廷從周邊各州應援的糧草進入涼州總管府治下的蘭州、涼州以后,楊集便采用了分段運輸,每十萬石糧草從蘭州/涼州運到甘州,用到的人手不過五千人而已,從甘州到瓜州也是五千人,瓜州到伊州、伊州到庭州也不例外。

    如果換成以往,朝廷是發動民夫來完成這種螞蟻搬家,而且是一路走到底,但楊集在涼州境內卻全部動用各州駐軍。

    楊集的想法念頭有些超前,也不是古代人沒有意識到軍隊比民夫更有效率,而是這其中涉及到兵權的問題。

    這才是重中之重。

    皇權和兵權向來兩位一體,沒有哪個皇帝會任由兵權從自己手中脫離、沒有哪個皇帝允許軍隊擅自離開防區,更何況是楊堅這種血火之中沖殺出來的馬上皇帝?

    所以各地駐軍不得命令之時,不能擅自行動、不能離開本州,否則視同謀反,這也是歷朝歷代的鐵律和禁忌,誰碰誰倒霉。

    但是楊集則不然,首先、楊堅和楊廣在楊集忽悠以后,準備以涼州為軍制、官制、律法等制度的“試驗田”,父子二人都支持和鼓勵楊集在涼州折騰。其次、他是涼州大總管,有權調動治下一切軍隊。

    第三、楊集采用了分段運輸法,盡量避免各州駐軍脫離太遠,他們交割完畢,便退回自己的防區,這就最大限度的杜絕了各州駐軍集結,以及有可能發生的不可測之后果。

    他為了減少兩州駐軍接觸時間,還令每一段都準備了足以容納十萬石糧食的馬車,到了交割之時,后面那段以空車換走前段糧車即可,免去了繁瑣繁重的裝卸工程,而且為了避免糧食出現莫可名狀的損失,糧袋一律封死,而押運的士兵則是另外攜帶口糧,途中由刑曹官員監督;這樣一來,只要源頭不出問題,糧食基本是能夠如數的從蘭州和涼州到達目的地的。

    不過畢竟還有許多干苦力的活,楊集就把裝卸交給俘虜來做,而且分別給每段派遣兩千名俘虜當車夫,軍隊主要的作用是武裝押運、監督俘虜,但是每段加上一些必要的文書小吏,也是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

    這樣籠統的安排未必全部都合理,楊集派出的小吏則負責搜集各種不合理,使總管府、各州適時調整。

    也有官員提出異議,有人認為朝廷援助的糧食只是一時之物,且用不著一次性全部運去庭州,可要集中到甘州以后,再酌情送去庭州,沒有必要打造這到多馬車。

    這理由是沒錯,但兩百萬石只是楊堅暫時承諾的數目,如果涼州運力足、速度快,再多一倍都不成問題,既如此,楊集當然要想盡辦法去搬運,而且修路、筑城都要馬車運材料,怎么會浪費?

    關鍵是這次大搬遷、大移民產生的各項數據都有借鑒價值,若是為了節省區區的馬車,而得不到什么合理數據,無疑是因小失大之事。

    反對的官員一聽楊集這么說,頓時都從反對改為支持;別的不重要,他們看重的是搬糧,涼州自古以來都受限于糧食,百姓都不能脫離土地去搞建設,所以涼州的道路、水利、城池等等基礎設施都不如東方各州,若是可以沒完沒了的搬來四五百萬石糧食,那就可以請更多青壯修路、修城、修水利、開礦。

    隨后的幾天里,整個總管府都在為這些事情而忙碌著,雖說朝廷對這第一批移民十分重視,嚴令沿途各州配合,并派遣大量軍隊保護、御史監督、醫匠救治,可畢竟是以涼州為主,所以總管府、各州都不敢有絲毫大意。

    河西走廊一帶的吐谷渾、羌人各部、瓜州和伊州馬賊需要兵馬震懾和打擊,楊集既然是涼州大總管,自然要有足夠的震懾力,這樣才能讓各種魑魅魍魎不敢亂動。

    而何妥地直道署也已正式成立,許是他吃足了苦頭,人不像以前那么執拗、不通人情了,倒是沒有給楊集整出什么麻煩,并且在虞世南設想的基礎上,對直道的走向又作了一番改動。

    虞世南為了節省土地、行人用水方便,他的想法是讓直道貼祁連山山麓。何妥卻認為直道最根本的目的是方便周邊居民出行,商人只是極少一部分,若是直道貼山而走,河西走廊之內的百姓仍舊踐踏草場和田地,過往商旅食宿也不方便。

    何妥這番見解,便是虞世南也深以為然,認為自己有欠妥當,于是再次探討過后,把直道定在走廊中部,以卡在走廊中間的焉支山南麓為基準,拉好線再分段往東西兩邊修,路遇小山則挖,遇大山則順勢繞開,路面則定為九十九尺。

    商量既定,便開始動工,畢竟突厥俘虜近十萬人,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糧食,早一天使用,就能多賺一天的力役。

    雖然他們之前也是用勞力換取食物,可做的都是比較輕松的活,修路則不一樣了。

    安排既畢,楊集稍微輕松了許多,每天忙完手上事情、做完當天訓練,就帶著蕭穎等人去看修路的進度。

    因為是拉線分段修,之前幾天都是在夯打地基、修跨河拱橋和涵洞,該留下來灌溉的水渠還得留,不會讓直道變成橫跨河西走廊的大堤、田埂。

    雖然沒有一件現代化的機械幫助,不過古人在修建方面,對力學原理、杠桿原理的使用,未必比后世差多少。

    入眼看去,還是一片忙碌景象,幾名工匠用馬車拉來幾大桶糯米粥、雞蛋、草灰,有人專門把雞蛋打碎,摻進糯米粥、草灰,然后攪拌捶打。

    “你們這是在做什么?”楊集看得有些驚訝,便帶著蕭穎等女走過去觀看,向忙碌的工匠詢問道。

    “見過阿郎。”工匠們雖然不認識楊集,但是他們一行人衣著華貴、護衛眾多,使人一看就知是貴人出行,這些工匠連忙停下手中活計,前來見禮。

    “免禮。”楊集看著木桶之內混在一起的黏合劑,疑惑的問道:“你們用這種黏合劑?”

    “正是。”為首的工匠躬身作答道:“糯米粥、草灰、雞蛋混在一起,再和粘土拌勻,能將石塊、青磚粘合在一起,城墻一般都是這么建造的,靠水渠、河道的路基如不這么粘合,也容易發生坍塌。”

    難怪隋長城都是夯土城墻,恐怕就是因為黏合劑造價太高,所以大隋修不起磚石城墻。

    楊集看著后世農村還用來填墓穴和棺材的黏合劑,想了想,便吩咐道:“去找些石灰粉過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称多县| 五华县| 叶城县| 凤翔县| 隆化县| 旬阳县| 平凉市| 修文县| 桑植县| 桐城市| 丰镇市| 内江市| 安庆市| 天柱县| 马龙县| 利川市| 南平市| 东光县| 玛纳斯县| 东至县| 巴林左旗| 东乡县| 句容市| 临潭县| 仁化县| 阿图什市| 安达市| 大足县| 海原县| 喀什市| 东阳市| 澄迈县| 启东市| 黄冈市| 湘阴县| 南溪县| 红河县| 邵阳县| 罗田县| 潜山县| 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