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芙蓉池即是曲江池,位于大興城東南隅,因水流曲折得名,秦始皇在此修建離宮“宜春院”。漢武帝時把曲江列入皇家苑圃,并修建離宮稱“宜春苑”和“樂游苑”。大隋興建大興城一個重要原因是漢長安城水質污濁、百姓用水難,營造京城時,考慮到曲江池地勢最高,遂掘地為池,以水渠引水入城,供東南各坊百姓飲用,楊堅嫌“曲”字不吉利,遂取芙蓉池。 芙蓉池池形曲折,因地勢開鑿,景致自然而綺麗,文人墨客、僧侶道士、貴族仕女紛紛于此飲宴會友、以詩會友、答辯會友。 這類風雅盛事與楊堅推廣文教、恢復漢制之志不謀而合,于是他又令工部加以修飾,使水域千畝的芙蓉池四周樓閣起伏、垂柳如云,成為名冠京華的游賞勝地。 楊集本以為天寒地凍、游人不多,但情況恰恰相反,當他帶著隨從來到芙蓉池的時候,發現這里行人如織、人聲鼎沸,岸邊更是香車寶馬、摩肩接轂,沿岸林間雪草,處處宴會、處處歌舞,歌姬蕩笑之聲更是裊裊不絕。 問了身邊的隨從,才知道楊堅上個月就把自己鎖在永安宮,悼念逝去的獨孤皇后,至于國事則是托付給了楊廣。 楊廣當太子的時間不滿兩年,楊堅忽然把偌大帝國丟給他,無疑是一場嚴峻而艱巨的考驗,為免監國期間鬧出什么大亂子,于是便對大興城進行嚴管。 達官貴人、權貴子弟生怕自己成為太子的政績,都不敢在鄰近皇宮的平康坊耍,便帶上歌妓舞姬,跑到遠離皇宮的芙蓉池相聚。 芙蓉池這邊,則是成了“山高皇帝遠的法外之地”。 這件事,也讓楊集想到楊勇黨羽最近的聯合發力。這幫人除了拉幫結派,恐怕也沒少給楊廣制造麻煩,要是楊廣處置不當,楊堅定然大失所望,而楊廣的“無能”,自然成為楊勇復出的理由。 明白是一回事,但楊集一點都不想摻和,強如楊廣,尚且要小心翼翼的妥協,他一個無官無職的親王,打架斗毆倒是無妨,要是去和全城權貴作對,恐怕會死得相當難看。 “阿兄、文會兄!等等我。”身后有人叫他。 楊集回頭,只見一個容顏俊美的少年騎馬走來,這少年穿著一襲玉色交領長袍,腰束七星帶,頭戴紫金冠,加上他身材纖瘦,像個小姑娘一樣。 這名少年是“四大金頭”中的道王楊靜,字文優;他原本是滕穆王楊瓚的庶子,楊堅見他文靜乖巧,便繼給了早逝無子的楊嵩,楊靜搖身一變,從一個深受嫡母厭惡的庶子,變得萬人之上的親王,堪稱是是靠臉吃飯的典型。 楊集見他身后除了十個帶刀侍衛,還有幾名帶著禮盒的隨從,跟自己有點類似,便笑道:“文優也是去赴宴嗎?” “是啊!”楊靜比楊集小半歲,也是在皇宮長大,兩人的關系相當不錯。他見楊集有馬不騎,便縱身下馬,將馬匹交給侍衛。 楊集打量了他一眼,發現他黑了很多,笑問道:“兩個多月不見,怎么變黑了?” 楊靜臉色一紅:“大家都說我像小姑娘,所以我出門的時候,都會涂層墨粉。”說到這里,他看了楊集一眼,見楊集俊美的面容一片黝黑,充滿了陽剛的氣息,便請教道:“阿兄以前比我還白,是怎么變黑的?” 楊集“噗”的笑了出來:“辦法其實簡單。就是光著身子到太陽底下練武,既能曬黑,又能強身健體。” “等開年了,我也這么干。”楊靜停了一下,仿佛想到了什么,眉開眼笑的拱手道:“恭喜阿兄。” “我有什么喜?”楊集莫名其妙的看著他。 楊靜笑道:“齊國公不是把高家娘子高靈許配給阿兄了嗎?” 楊集愕然道:“你聽誰說的?” “大家都這么說。”楊靜說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