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鬧完這一通,終于開始正式剪彩,結束后,下午免費演出了一場她的成名作《女兒》。 時隔近六年,省會人民終于又一次看到了她親自演出的現場版,還有原班人馬中的賀平惠在。這一幕,倒是勾起了很多老觀眾的回憶。 不得不說,看來看去,還是這原版最好看啊! 見過這場剪彩儀式的人,沒有人不說一句熱鬧;看到那圓形的大劇院,沒有人不說一句氣派。 “比省會歌舞劇院還氣派,嶄新锃亮,難怪叫大劇院!” “據說規模和京市大劇院不相上下,設計比那邊更科學、更先進!” “就在省會,以后我們來看可就方便啦,不像以前,我們不太能看到她的演出,最多看點錄像帶過癮。” 早在兩年前,倫敦芭蕾舞團排好了《森靈》,并在倫敦劇院進行了首場演出。這是他們國家的舞劇首次被外國舞團學習并演出,據說在國外的反響十分熱烈。隨著這一場演出,當年文工團在倫敦的錄像資料也被傳回國內,像播放露天電影一樣播放。 過去兩年,沈嬌寧參加國際演出多,在國內的演出反而少,國內喜歡她的觀眾便只能通過露天電影解解饞。 演出結束后,舞團眾人還要去慶祝,顧之晏說還有事,沒有陪她一起去慶祝,先行離開。 他忙也不是一天兩天,今天能過來一起剪彩,沈嬌寧就已經很開心,也不要求更多。 飯桌上,翟小凡道:“寧姐,我統計了一下,咱們舞團的淘汰率幾乎達到20:1,遠高于京市的舞團和幾所舞蹈學校。全國最好的芭蕾舞者都來了,許多人把這里作為首選,被淘汰了再去考其他地方,都可以媲美當年的部隊文工團了!” 翟小凡原本就是為了沈嬌寧考到部隊來,現在她自己辦舞團,翟小凡便也跟著退伍,進了南方芭蕾舞團。她這兩年進步很大,是團里的預備首席,雜務多時,也給沈嬌寧當助手。 “那能不厲害嗎,寧寧可是瓦爾納和莫斯科的雙料金獎,她都不用打廣告,自己就是活招牌。”元靜竹說,她上個月剛剛跟程佑結婚,已經退了文工團,安心當軍嫂,沒事就來舞團逛逛,“這不,把我們的小天才也吸引來了。” 她說的是金子墨,南芭最小的成員,才十一歲。 他先是如他自己所說,在十歲那年參加了繁花杯,那是推遲了一年之后的第四屆繁花杯比賽,當時他因為缺乏經驗沒有獲獎,卻緊接著在今年剛剛結束的評比中,獲得了最佳指揮獎。 年僅十一歲的少年指揮因此出名,他卻在得獎后,直接拿著獎狀跑來找沈嬌寧,讓她把自己留在舞團。 沈嬌寧見過他那一場指揮,沒有因為他年紀小而拒絕他,和金夫人一起幫他轉學到這邊,課余時間就在樂隊擔任指揮。 她當時跟金子墨說:“我沒有因為你的年齡而拒絕你,但是如果你表現不好,也不會因為你的年齡網開一面。” 金子墨昂首挺胸:“你不會有開除我的機會。” 金夫人為了照顧兒子,從剛剛分立出去的京市音樂學院辭職,轉到省會的音樂學院任教,不教書時也常來舞團,跟團里還不太有經驗的樂隊交流,免費指導。 沈嬌寧心心念念的舞團,就這么辦起來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