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次他們表演完窗花舞回來沒多久,竟然得到了一個意外的好消息:八一電影制片廠聯系了文工團,說有意把《女兒》拍成舞劇電影! 拍!電!影! 沈嬌寧都快樂懵了:“真的?他們真說要把我們拍成電影?” 拍成電影意味著什么?他們本來需要去全國各地,一個地方一個地方地演出,才可能把舞劇推向全國。如果沒有其他地方劇院的特別支持,這中間的費用不用算就知道是一筆巨大支出。 以目前綿安市文工團的財力來看,絕對不可能支撐他們這么做,《女兒》再好,也很有可能只在省內演出,就這,出了綿安的范圍,還得有曾組長他們的推廣。 可拍電影就不一樣了,一旦有了成片,所有地方都能上映,哪怕是山溝溝里,還能找個曬場放映一出露天電影呢。 《白毛女》和《紅色娘子軍》的傳播范圍那么廣,不就是因為它們被拍成了電影嗎? 不算下鄉演出,真正能走進劇院去看舞劇的,終歸是少數。 “你先別太高興,他們說是有這個意向,但是還要來實地看過。正好過幾天你們不是要去鄉鎮演嗎?他們說到時候過去一起看。”呂副主席道,“聽說拍電影需要個什么廠標,你們得夠好,才能有這個廠標!” 現在國內拍電影,都需要廠標,每個電影廠能分到的數量有限,也就意味著,每一部電影都需要經過認真評估,才能決定到底拍不拍。 但八一廠愿意來看,就是一份希望! 那可是八一電影廠啊,這個年代多少膾炙人口的電影,都是從八一電影廠出來的! 大家都被這個消息震得有些回不過神,還是沈嬌寧問道:“不過,電影廠是怎么知道我們的舞劇的?” 呂副主席打心眼兒里覺得他們運氣好:“我問了一下,電影廠有個老牌導演,正發愁今年拍什么電影,現在限制多,他又想拍個不比樣板戲差的,正好家里有個遠房親戚看過你們演出,就跟他推薦了一下。” “推薦了一下,他就決定過來看看了?” “人家大導演心里怎么想的,我們怎么知道。總之這回下鄉演出,你們一定要好好表現,要是能拍電影,你們就紅了!對了,婦聯主任也來說過了,她是肯定會去看的,橫幅都準備好了。” 往日在文工團里幾乎邊緣化的芭蕾,一下子就成了眾目所望。 不但呂副主席,就連平時忙得不見人影的主席,對他們有些意見的主任都時不時過來看他們排練,生怕他們偷懶。 不但如此,還有好幾個沈嬌寧都不怎么認識的老師也偶爾會來看,據說也算是團里的領導。 不管他們是怎么想的,大家依然按自己的節奏認真練習,絲毫不敢松懈。 在《烈火英雄》下鄉演出結束之后,很快就到了《女兒》演出的這一天。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