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張藝某給陳平打了個電話:“陳平,你在哪?” “我在橫城。” “我也在橫城,有沒空出來聊聊。” “行。” 陳平點頭。 這一段時間,陳平也知道張藝某壓力很大。 開著車,陳平來到了張藝某約見的地方。 “要不,一起吃點。” “不吃了,好飽。” “我也好飽,那逛一下。” “行。” 兩人客套了幾句,然后便朝著前面的一處公園里走去。 “你好像預測到了英雄的票房。” “有一點點。” “怎么,有沒失望?” “都破記錄了,有啥失望的。” 陳平開朗的回道。 只是張藝某卻是嘆了口氣:“你別安慰我,3.7億的票房連成本都沒收回來。” “但不管怎么說,還是破了記錄。” 英雄這部電影怎么樣? 這個很難說。 雖然現在爭議比較大,票房也不是特別高。 但十年之后。 二十年之后,你再看……可能大家的看法又不一樣了。 就像大話西游。 大話西游的票房也撲了,但你能否認大話西游拍得不好嗎? “國內票房記錄本來就這樣,這樣的記錄破不破都沒有什么成就感。” “雖然說是這樣說,但什么事都得一步一步來。” 其實英雄3.7億的票房已經可以了。 至少比前世好。 前世英雄的票房是2個多億。 但只要你想想,這2個多億的票房是在2002年,你就會感嘆了。 2002年都有2個多億的票房,放在20年后,你能想象會有多少? “你說的也對。” 張藝某看向了陳平,好像想到什么:“對了,之前你在內地也上映了一部片子。” “是,小打小鬧,我只投了1000萬。” “投資1000萬,票房3000多萬,投資回報率3倍啊。” “張導,您就別笑我了,這投資回報率哪里是這樣算的……我只賺了個幾百萬。而且這幾百萬也沒賺,后面我將這幾百萬給一眾演員發紅包了。” “不管怎么說,也還是賺的。” 一般來說。 一部電影上映之后的票房分成,院線公司得分一筆,發行公司得分一筆,最后才是投資方。 也就是說,電影制作方只能拿到電影票房的三分之一。 當然,張藝某也是開玩笑。 他哪里會不知道這里面的規矩。 然后又說道:“之前我預測我們的英雄票房應該是8億的,沒想到,連8億的一半都沒到。” “8億確實太恐怖了些。主要是,我們的市場還沒有完全打開。” 對于此,陳平比之任何人都更為清楚。 市場暫時沒有打開的情況之下,不是一部大片,一部好片就能夠拯救得了的。 比如說英雄。 難道前世一大堆幾十億票房的片子就比英雄拍得好嗎? 顯然也不是。 但為什么前世一些看起來不怎么樣的片子,也能有幾十億的票房? 這就是市場打開了的原因。 所以。 陳平的第一部只是嘗試。 他并不指望票房怎么樣。 至于第二部,陳平雖然拍完了,但他可不會這么快推向市場。 他還得讓國內一眾看客先消化他的第一部片子。 等無數觀眾看完了陳平的第一部,那么,第二部推出來時,自然而來,觀眾也就來了。 當然對于這一點,陳平可沒有向張藝某詳說。 這種東西。 那可是來自前世幾十年的超前商業眼光。 要是隨便說了出來,以后陳平還怎么開掛? “我也發現了這一點,現在只能指望國外市場了。” 雖然仍很是糾結,但現在糾結也沒有用。 國內英雄的票房就這樣了,后期的收入,也就只能賣賣光盤一類的。 或者是放到視頻平臺。 但這一些收入并不多。 最為重要的,還是國外市場。 “你在好萊塢呆了一段時間,你比我在行,你覺得國外市場怎么樣?” “國外市場比之國內市場更為成熟,我相信,我們的英雄會有一個好的成績。” “不是安慰我?” “沒有。” 陳平說道:“張導,我也希望英雄在國外有好的票房啊。您想想,要是英雄在國外也火了,哈哈哈,我這個演員身價得暴漲。” “你身價在國內已經差不多算是最為頂尖的了。” “但在好萊塢,我只能拿二線……好吧,只能拿三線演員的片籌。” 雖然陳平在國內處于頂尖,但放在好萊塢,竟然這么慘。 雖然陳平看得開。 但有的時候想一想,也是有些郁悶。 “咳咳……” “張導,想笑就笑吧。你看,看到別人也慘,那是不是開心多了。” “你走開,我哪里有這么壞……” 不過,陳平這般說話,張藝某心情還真好了一些。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演員有演員的麻煩,導演也有導演的麻煩。 “那要不,以后別去好萊塢了。” “看緣份吧。” 陳平對此無所謂。 他即不刻意強求,但也并不遠離。 能在好萊塢那里混下去,那就多混一些。 不能混下去,那陳平就在國內這邊好好干。 反正國內市場,陳平一直認為不輸于好萊塢市場。 “你這心態可以。” 見陳平比較淡定,張藝某也沒再多想。 想這么多也沒用。 國際市場到底怎么樣,只有去闖了才知道。 …… 一個星期之后,英雄正式啟動了海外市場的上映。 首先。 英雄在海外第一個上映的是北美市場。 雖然國內每年都會拍不少片子,但在北美市場上映的電影還是比較少的。 國內電影最為輝煌的時期,那就是香江電影最為輝煌的時期。 那個時候,以陳龍為首的香江電影不但在東南亞有不少市場,在好萊塢也有不少市場。 但后來隨著好萊塢橫掃全球,香江電影開始了衰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