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張總,我們的市場份額又被環宇科技給搶回去了。” “張總,芯片代工費用能不能再下降20%?” “張總……” 支付通自然是讓張中謀沒有意料過的一張牌。 雖然他一直都在關注環宇科技,但真沒想到,環宇科技卻是打出了這樣的一張牌。 支付通是環宇科技的。 他想與誰合作,他就與誰合作。 當然,一般來說,像這樣的重磅級業務,他可以當成是環宇科技的秘密武器。 之所以會與國內一些電子廠商合作,那完全是國內一眾電子廠商用了環宇科技的芯片以及系統。 至于國外電子企業,不好意思,陳宇還真沒有這么大方。 其實張中謀關不關注,他也未必能預測到環宇科技到底會打什么樣的牌。 臺積電是芯片代工企業,是傳統的半導體企業。 雖然他們的技術很厲害,但與互聯網企業完全不一樣。 互聯網技術講的不是純硬件技術,互聯網講的是理念的創新,想法的創新。 越到后面,互聯網越不像是互聯網,反而就是與現實生活一樣。 哪怕張中謀再有謀略,對于這種全新的事物,他要不理解,一輩子也都不可能理解。 不過,讓張中謀郁悶的不僅僅是環宇科技的支付通。 更為讓張中謀郁悶的,還是這會兒一系列客戶向他施加的壓力。 比如英飛凌,他們便提出了希望代工費用再降20%的要求。 之所以提出這個要求,那就是環宇科技搶占了他們的市場。 對于張中謀來說,這會兒他簡直感覺被狗日了。 此之前他自愿犧牲自己的利益不說,現在反倒被這一些芯片公司給粘上了。 明明是這一些芯片公司在市場上競爭不過環宇科技,與他們臺積電有什么關系? 要說代工費用,臺積電的代工費用已經是非常低了。 這樣的代工費用,完全相當于中心國際的8成。 當然,道理這一些芯片設計公司同樣也知道。 但這一波不就是臺積電,英特爾,三星他們聯手之后才搞出來的事端嗎? 要不然…… 雖然環宇科技的市場份額還不錯,但他們這一些全球頂尖企業也在中國市場混得風生水起。 現在好了。 三家聯手給環宇科技施壓,逼得環宇科技使出了絕招。 可以說。 一切的始作涌者就是臺積電。 這個時候,不問臺積電又問誰? “各位,你們應該關注的是環宇分期,而不是代工費用。” “環宇分期用的是他們的支付通,但他們的支付通并不與我們合作。” “就算是這樣,我們的代工費用再度下調,你們在市場上也未必拼得過環宇科技。” “這可不一定,先下調了再說。” “如果各位還是如此,那你們就去選擇中心國際給你們代工吧。” “張總,你確定?” “如果你們這樣威脅我們臺積電,我們也沒有辦法……” 兩方一瞬間掐了起來。 當然。 他們同盟關系還算可以,雖然雙方都有氣,但合作不可能會破裂。 臺積電需要這一些芯片設計廠商的業務。 同樣,這一些芯片設計廠商也需要臺積電更為低廉的代工費用。 兩者離開誰,誰都沒有好處。 真要這一些芯片設計廠商將業務給中心國際,他們也不可能。 畢竟中心國際一來產量有限,二來代工工藝一般,第三代工費用明顯比之臺積電更高。 吵歸吵,該繼續合作的還得繼續合作。 不過,雖然雙方的合作依然繼續,但雙方的合作再也不是牢不可破。 如果未來有選擇的話,或許雙方之間就此一拍兩散。 對于此,陳宇并不知道。 他哪里有這么大的神通知曉他們內部的關系。 不過環宇分期的提前消費對于刺激消費者的購買力度實在是驚人。 在環宇科技與一系列國內電子廠商合作的同時,陳宇也將視線轉向一眾其他的品牌。 三星,索尼,諾基亞,西門子……這一些國外品牌,陳宇懶得去與他們打交道。 但像華碩,宏碁……這一些臺市品牌,還是很有希望的。 臺市品牌自然也是中國品牌,但因為誰人都知道的關系,臺市品牌與國內品牌并沒有太大的關系。 不過雖然沒有太多的關系,但臺市在半導體,在it這一塊都非常的先進。 半導體這一塊有臺積電做為代表。 電腦pc這一塊又有華碩,宏碁做為代表。 這一些品牌不但在全球有著驚人的市場份額,在國內的市場份額也不小。 “老吳,你說有沒有可能讓華碩與宏碁用上我們的環宇系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