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滴滴滴滴,滴滴滴滴…… 清晨五點半,江森被手表的鬧鈴吵醒。他掙扎著強迫自己爬起來,半閉著眼睛刷牙洗臉上廁所,然后十幾分鐘后,六點不到就退了房。戴著一對共計十斤重的負重綁腿,渾身肌肉發脹,一路小跑到了甌順鎮的長途車站,趕上了早上第一班前往青民鄉的中巴車。 從八月底臺風國境,到今天十月份出頭,青民鄉的救災工作雖然已經結束,但災后重建又提上了日程。早上這個點,趕車的人居然還不止江森一個。原本平日里每趟班車基本也就坐進來七八個的人的中巴,今天差不多一次性全部坐滿。半數以上,手里都拿著公文包,不少人之間還互相打著招呼,顯然都是縣里下去工作的。 江森一上車,就選了個最靠里面的位置,把錢包和手機放在靠車廂內側的那個口袋里,然后腦袋一歪,沒一會兒,就又不知不覺睡了過去。 等車開了將近有兩個小時左右,一陣歡呼聲忽然將他從睡眠中驚醒。 江森第一時間先摸了下口袋,兜里東西都在,然后才透過窗戶往外看去,就看到中巴車徑直駛向一座新建的大橋,大橋大概有只有三四十米長,順著一個斜坡加速往下,過山車一樣,直接開過了之前至少需要多饒20分鐘才能走完的一段路,心里不由大喊一聲我草。 喊完后又嫌沒文化,輕聲念道:“一橋接南北,天塹變通途。” “說得好啊。”邊上一個戴眼鏡的干部笑嘻嘻看著江森,看他身上穿著市里學校的校服,還以為江森是青山村哪個皇糧家庭的孩子,說道,“剛回來吧,這個橋是解放軍進來救災的時候造的,接下來還要重新改造的,不過這個橋一弄,進出鄉里來回至少少走半個小時。 你剛才睡了著,我們剛剛過去的那段路,那邊還有另外一個地方,也要修一座橋,這樣以后從縣里要青民鄉,差不過兩個小時就能到,也不用在山里拐那么多彎。” “兩個小時啊……”江森心里嘀咕著,對他倒確實是利好,不過還嫌不夠。要是能開通市區直達青民鄉的路線,那昨晚上可就連住宿的時間都省了。這么一想,青民鄉哪個鄉長要是能在任上干成這件事,才真叫功勞巨大。但反正劉鄉長肯定是指望不上了。 “嗯,厲害。”江森只能這么回那個干部一句。 那個干部又問江森:“你是青山村哪家的啊?” 江森也不想透露太多,隨口道:“孔雙喆。” “孔主任?!”那干部突然間就顯得莫名驚訝,但隨即又立馬露出惋惜的神色,搖頭安慰江森道,“怪不得這么早回來,哎喲,你爸這個病啊,唉,不說了……孩子,要堅強啊。” 江森倒是無所謂爸不爸的,只是被這位老兄一驚一乍的反應搞得有點吃不消,連忙問道:“他這個病,連你們縣里都知道了?怎么了?病情惡化了嗎?正在搶救了還是怎么的?” “不是不是,那倒不是。”老兄弟連連擺手,又欲言又止,“就是這個事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