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江森在籍管科里等了足有十幾分鐘,才等來一個五十來歲戴假發的干瘦中年人。老伙計笑呵呵地自我介紹了一下,竟是甌順縣中的校長,姓伍。 和絕大多數這個級別的老小子一樣,老伍這個人說話,方式上特別委婉,一上來絕不提他有什么目的,而是套路十分純熟地先對江森展開了一番親切問候,噓寒問暖,和藹可親。 江森眼見對手如此強大,不禁遇強則強,打起精神認真應付,先嘆息著說我家倒是不要緊,主要是山里沒有路,只要路通了,事情就好辦了。 面對這種基礎建設方面的工作,伍校長果然無能為力,只能先呵呵呵,但又不甘心地問:“還有呢?除了路沒通,還有什么其他困難嗎?” “其他困難啊……”江森仔細想了想,認真嘆道,“除了沒有路,就是沒有自來水,也沒有網絡,電網倒是拉上去了,不過用處也不大。不光是我們小寨,大寨那邊也沒通自來水和網絡,要是大寨那邊的生活環境好一點,其實我還是挺想勸我們小寨的人搬過去的。 鄉里也說了,只要我們愿意搬出小寨,就給搞個住的地方。大寨那邊雖然還是山,但山和山之間還是有區別的,我家小寨出于深山野林,大寨就算是旅游點了,連沖水馬桶都有……” 聽江森侃侃說著山里的情況,伍校長逐漸有點架不住了。 但還是強顏歡笑著,耐著性子說:“江森同學,這個自來水和網絡的事情啊,歸縣里管,歸市里管,我是想知道,你自己個人,你家里頭,還有什么其他具體的困難需要解決的嗎?” “唉,這話怎么說呢……”江森很有覺悟的態度道,“村里的問題都解決不好,我家的問題又怎么能解決得好?我覺得我家的問題,說到底,就是我們村系統性問題的一個具體寫照。 我們十里溝村那么多的大寨小寨,好多房子年久失修,塌了也沒人管,好多老人就住在塌掉一半的房子里,青壯年都跑出去了,小孩子沒爸沒媽的,學也不上,學校也沒多余的力氣管。 吃飯有一頓沒一頓,一個個營養不良長不高,智力發育也受影響,將來一代傳一代,要是再不管,這人口質量又要變成影響全社會的壓力。 但孩子老人也不想給社會添麻煩,說來說去,唉,苦啊。 沒錢什么事兒都辦不了,想辦事又必須花錢。可縣里、鄉里的財政就那么多,我覺得你們當領導的也不容易,算了,還是讓我們自己想辦法吧。我們小寨到我這一代,我能從山里下來,就算不錯了,山里頭剩下那幾戶,如果絕了,那也是歷史和自然的選擇……” 原本只是打算勾引江森轉學的伍校長,愣是半句話都插不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