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病的是鏢局的賬房先生秦翰,四十來歲的年紀,身子病懨懨的,一副弱不禁風的書生模樣。 但只有陳三更知曉,秦翰原本是個大修行者,后來被仇家暗害,一身驚天修為盡數東流,才到此隱姓埋名,了此余生。 之所以陳三更知道,是因為秦翰是他的師父,在他兩年前來到這個世界之前很久,便已經是他的師父。 因為他原本就是秦翰撿到的一個棄嬰,名為師徒,情如父子。 呂方對秦翰師徒二人也很好,所以,深受大恩的他們毅然選擇了留下。 四人勉力支持這慘淡的局面,最主要的念想便是要查清楚總鏢頭到底因何而死。 雖然信上寫得明明白白,但好端端的一個凝元境修行者出去,回來的卻是一盒骨灰,換誰也不會那么容易接受的。 而鑒于當下的情況,這個四方奔走查明真相的任務,便自然而然地落在了陳三更的頭上。 陳三更借著走鏢的機會,在師父秦翰的指點下開始了暗中調查。 在這五個月的時間里,他先沿著送信人這條線開查,查到最后,卻無疾而終,因為送信人只是萬福縣郊區的一個普通村民,進城的時候,被人以五十文銅錢的價格請他將箱子送到順風鏢局。 至于對方的樣貌,村民說當時的眼睛里只有錢了,而且對面又不是女人,哪里會看那些。 總結起來,陳三更拿到的信息就是:男的,活的,出得起五十文銅錢。 ...... 這條線斷了,陳三更便接著查起了那一趟鏢。 錢多、路遠、東西貴,怎么看都像是為了讓總鏢頭親自護送量身定做的。 但陳三更明里暗里查了三遍,最終的結論卻都是沒問題,那就是一趟正常的鏢,從動機、貨物、銀錢交付等各個環節都有著完整合理的邏輯。 甚至那邊人在知道總鏢頭死了之后,還隨了個份子,并且沒來吃飯,足夠仗義。 于是,陳三更最終來到了橫山,如果在信上所寫總鏢頭身亡之地再查不出什么線索的話,他們便只能接受總鏢頭信上所寫的理由,然后該干嘛干嘛了。 至于為什么沒有直接第一時間趕到橫山鎮,他和秦翰曾有過一場討論。 沒少看探案小說的陳三更認為,按照最正常的思維當然是第一時間就去往案發現場,但這也是最容易被對方針對的心理。 對方既然已經在信中點明了橫山鎮的位置,又怎么可能留下顯而易見的破綻和問題? 自己這么一去,就成了完全被對方牽著鼻子走,落進了對方設定好的節奏中。 曾經,他說服了秦翰,現在,他還是只能來到這里,最后一搏。 ...... 仿若世外桃源的鎮子外,遠遠走來了一個年輕人。 坐在路邊悠閑地看著雪山,曬著太陽的老人們微微抬起眼皮,渾濁的雙眼里很快流露出多年未見的神采。 到了這個歲數,能夠引起他們興趣的事情已經不多了。 只因為,好久沒見著這么俊的后生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