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怎么這么大的會議還有學生參加啊,服務人員嗎?” 趙玄走進會場之后,立刻吸引了在場所有人的目光,確實如果單純按年齡來看的話,趙玄確實是場內最年輕的人。 和趙玄年齡差不多的也就只有會場內的服務人員,因此很多人都抱有這樣的想法。 在更多人注意到自己之前,趙玄在服務員的指引下,找到了自己的銘牌,在后面坐了下來,旁邊就是王文菱。 鋰金屬空氣電池產業化的項目,保護傘科技公司也會參與其中,所以王文菱也在受邀之列。 “趙總,那是堅瑞的劉總,他們公司是國內最大的鋰電池生產公司,那位是比亞迪的趙總、高科的王總,都是國內鋰電池生產的龍頭企業。” 被王文菱這么一介紹,趙玄才發現今天的會議幾乎已經將全國所有鋰電池產業鏈上的相關公司請了過來,為的就是整合資源,讓鋰金屬空氣電池盡快面試。 “另外這次會議的主持人是來自工業部門的葛局長,其他部委也來了很多人。” 第一次面對這種會議的趙玄,確實感到有些不適應,因為他發現這次會議內容并不是談技術,而是談產業布局,相當于為火種實驗室與其他國內鋰電池生產公司搭線,盡快將鋰金屬空氣電池產業化。 也就在會議上,趙玄才知曉國內現有鋰電池產業規模的數據,從前年開始,國內鋰電池產量超過其他國家,躋身世界第一。 全球10大鋰電池生產企業,在會場里就坐的有6家,鋰電池生產規模和出口規模都占第一。 鋰離子動力電池雖然生產規模很大,但大而不強,與國外鋰電池產業在技術上并沒有太大的差別,無法形成絕對的技術優勢。 在鋰金屬空氣電池出現之前,三元鋰離子電池與磷酸鐵鋰電池都有企業在做,也就是寧德與比亞迪之間在技術層面的差別。 整整一上午,除了產業宣導之外,最核心的一件事就是,工業部門將鋰金屬空氣電池列入動力電池白名單”,各大新能源車企想要獲得補貼,必須用這份名單中的電池。 “上午的會結束了,下午我就不過來了啊,你就代表保護傘科技公司以及火種實驗室和他們談就好。” 在沉悶的會場內呆了一上午,趙玄是一秒鐘都不想繼續坐下去了,反正有王文菱在這,繼續盯著就好。 “那好吧,等會議結束以后我再和你說詳細情況。” 坐在趙玄旁邊,她也能看的出來趙玄有些坐立不安的樣子,這孩子天生不適合做這些。 ———— ———— “趙總你怎么一個人出來了,下午不是還有會嗎?” 坐在會場外的孫怡本來有些無聊的在玩手機,但沒想到一開門,趙玄從里面走了出來,王賀立馬站到趙玄身邊。 “里面空調開的太熱,有些不舒服,我們回實驗室去吧。 對了,距離公布鋰金屬空氣電池的消息有幾天了?” 向酒店外走去的趙玄,忽然停下腳步回頭問道。 “嗯,消息是大年初一公布的,今天初八,正好7天多一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