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383章 最后一戰之全新時代-《寒門禍害》


    第(1/3)頁

    次日清晨,京城的天氣格外清鮮,青磚街道變得一塵不染,很多人家的后院呈現著鳥語花香,似乎即將迎來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談古論今》創辦至今,已經有十四年之久。雖然銷量早已經達到了峰值,    但其影響力卻是與日俱增,始終是當世最具影響力的官方媒體。

    借助文雅齋的銷售網絡,每一期《談古論今》的銷售量都在四十萬冊以上,總是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在全國范圍內傳播開來。

    即便是無名小卒的文章能在《談古論今》上刊登,不僅他那篇文章會傳遍全國,而且他的名字亦將響徹大江南北。

    當然,    每一期都有很多頂尖的讀書人在爭奪著名揚天下的機會,    故而文章想要刊登在《談古論今》的難度極高。

    只是哪怕難度再高,    每一期都會誕生一個幸運兒,而他所寫的文篇亦將會引導全國輿論的新風潮。

    “田畝起丁,田多則丁多,田少則丁少,計畝科算,無從欺隱,其利一。民間無包賠之苦,其利二。編審之年,照例造冊,無須再加稽核,其利三。各完各田之丁,無不能上下其手,其利四……”

    百歷元年最新一期《談古論今》出爐,    在時政的篇章中,刊登了一篇關于攤丁入畝利與弊的時事策。

    雖然最近有不少大儒對攤丁入畝持強烈的反對意見,更是搬出了祖宗之法,    但很多讀書人對攤丁入畝的利弊其實是心知肚明。

    書讀到這個程度,看待問題無疑更加的透徹。

    攤丁入畝無非就是利無立錐之地的貧民,傷的是坐擁肥田連阡陌的富者,亦是為何很多富紳會參與其中的原因。

    “我早說了!攤丁入畝非惡法,乃治國救民良方!”

    “若是真要事事遵循祖宗之法,何來如今的大明盛象?”

    “呵呵……這事利與弊一目了然,那幫人前些日子竟然還有臉上躥下跳!”

    “鄭遠方那幾個人不過是倚老賣老,自身利益受到一丁點損害,竟然連臉都不要了!”

    ……

    盡管早前鄭遠方等大儒不停攻擊著攤丁入畝,但很多讀書人其實早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現在看到《談古論今》公然表明立場,便紛紛站出來表態道。

    其實并不是他們見風使舵,而是這些確實是他們心里所想。

    經過《談古論今》這些年的啟蒙,越來越多的讀書人擺脫了八股文的禁錮,面對問題亦是開始發散思維認真思考。

    只要他們不輕易迷信那些所謂大儒的論斷,只需要好好看一下底層百姓的心聲,便不可能出現攤丁入畝是惡法的結論。

    一個能夠惠及于民的法令,又可以提高社會效率的措施,而且還能減少社會不公現象,又怎么可能是惡法呢?

    正是如此,在翰林院官方對攤丁入畝進行表態后,京城的絕大多數的讀書人紛紛站出來力挺攤丁入畝。

    隨著林晧然的橫空出世,    其實很多事情已經悄然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在以前,大儒擁有著極高的地位和聲望,他們的態度能夠很大程度影響到一大幫人,從而能夠輕松引導輿論。

    只是現在情況悄然發生了變化,而今的輿論其實不再由大儒所掌握,而是早已經落到每期四十萬冊以上的《談古論今》手中。

    哪怕鄭遠方這種大儒的門生再多,那亦不可能敵得過擁有四十萬冊發行量的《談古論今》,輿論戰早已經進行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雖然官紳階層發動很多大儒攻擊林晧然和攤丁入畝,但想要通過輿論來逼迫林晧然下臺,這個方法其實根本行不通。

    若說《談古論今》是士子階層的第一權威傳媒,那么《順天日報》則是普通人最廣泛的讀物,其傳播力甚至更廣。

    在《談古論今》發行當天,順天日報刊登當涂知縣龍乾的一篇文章,題目標題是:《坐擁四千畝良田竟拖欠二十兩稅銀,一毛不拔怎敢論天下?》。

    這篇文章通過一個翰林知縣的視覺,卻是將他半年任期的感悟說了出來,而后矛頭指向當世大儒錢德望。

    “呵呵……區區二十兩都不肯繳,這算什么大儒!”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烟台市| 天峻县| 中卫市| 镇康县| 珲春市| 界首市| 密云县| 陆河县| 宁武县| 余干县| 庆城县| 宜阳县| 赞皇县| 宿迁市| 三河市| 台山市| 栾城县| 睢宁县| 潮州市| 江口县| 微博| 大田县| 光山县| 禄丰县| 静宁县| 河间市| 平遥县| 邯郸县| 天气| 买车| 纳雍县| 崇阳县| 当阳市| 岚皋县| 瑞金市| 甘孜| 昔阳县| 改则县| 千阳县| 荥经县| 雷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