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9章 萬里來朝之一聲主君-《寒門禍害》
第(1/3)頁
藍天之下,紅墻黃瓦的紫禁城彰顯著至高無上的權力,位于東南角的文淵閣在安靜中透著一股威嚴。
次輔值房中,一縷縷青煙從銅爐中裊裊而起,淡淡的檀香充斥在這里的每個角落。
身穿蟒袍的林晧然跟往常一般處理著政務,外界的動蕩自然是逃不開他的眼線,只是坐上這個位置難免遭受各方的窺視。
特別他所拋出的攤丁入畝確實侵犯了官紳階層的利益,若不是現在徐黨和晉黨早已經被他鏟除干凈,恐怕這個官場又得掀起一場斗爭。
只是他既然敢這樣做,那么他就有信心遏制住官紳階層的反撲力量,亦不會輕易改變將華夏帶上世界之巔的那份決心。
盡管外面已經是暗流涌動,但絲毫影響不了林晧然推動改革的那份決心,又是召來兩位閣老共商大事。
陳以勤和張居正坐在對面,正在認真地翻看著林晧然的最新一套改革方案。
現在兩人早已經習慣沒有郭樸的日子,而今林晧然可謂是這個朝廷真正的決策權,內閣一切事務亦是由林晧然主持。
陳以勤看完林晧然最新議定的新法令,顯得有些顧忌地詢問道:“次輔大人,此事涉及甚大,你當真要這般做嗎?”
張居正為了幫助林晧然改革才選擇留下,只是看到這個最新的改革方案,亦是同樣驚訝地望向林晧然。
“現在京城早已經不同于成祖時期,京畿之地產糧日增,保定、真定、河間三府的米糧直供于京師,山東、河南的米糧皆可水運來京,而今南方糧商亦海運糧食經天津到京出售,蒙古很多部落的大批羊羔販賣給九邊軍營,京城的糧食其實已經可以自足。今通州糧倉存糧幾百萬石,時有發霉而不得不棄之,戶部每年有半數以上售糧換銀。咱們內閣當因時制宜、因勢利導,與其耗費巨資從各地征稅糧漕運到京城,倒不如由地方官府直接征收稅銀。此舉既少了百姓運糧之苦,朝廷亦無須承受漕運每年動輒百萬兩之費,豈不兩全?”林晧然的目光坦然地望向陳以勤,便是解釋制定改糧征銀的緣由道。
“改糧征銀”這是他出任戶部尚書時就已經有的念頭,只是當時的條件其實沒有完全成熟,加上這個舉措幾乎要顛覆大明的稅收體系, 更需要擁有足夠權勢的人強力推動才能實現。
隨著“百歷銀元”漸漸被大明百姓所接受, 加上他現在擁有足夠的權勢, 故而決定再度拋出這個能夠惠及于民的新舉措。
“次輔大人,改糧征銀自然是一個利國利民的舉措,只是這道法令一經頒布, 怕是更多人要反對你了!”陳以勤看著林晧然已經打定主意,便是苦澀地說道。
自從林晧然拋出攤丁入畝, 便是引發了不少的反對聲音, 甚至一些人已經私底下聯系他一起扳倒林晧然。
如果林晧然現在又拋出“征糧改銀”, 那么依靠漕運而大舉斂財的利益群體,定然又會更加強烈地反對林晧然這個改革的措施。
只是身處于這個旋渦的中心, 他更清楚地看到林晧然所面臨的壓力。
明明做得比徐階之流更上千百倍,只是別說“賢相”之名,甚至很多地方大儒都已經組成了“反林聯盟”, 對林晧然大肆進行抹黑。
張居正的臉上露出苦澀之色, 對這個事情有著更深的體會, 不由得扭頭望向這位顯露鋒芒的次輔。
林晧然自是知曉這個改革會侵犯到一些人的根本利益, 卻是無所畏懼地道:“咱們既然下定決心要開創盛世,那么就不能事事如他們之意。呵呵……不客氣地說, 他們很多人現在腰纏萬貫、嬌妻如云,卻是恨不得天下百姓都食不果腹,如此方能顯得他們地位優越, 亦好繼續盤剝身處于苦難中的百姓?!?
“次輔大人,你這番話說得……未免太過于暗黑了!”陳以勤聽到林晧然這番言論, 卻是微微一愣地道。
盡管他亦覺得很多官紳階層自私自利,只是深受著傳統思想的影響, 一直以為“人之初,性本善”, 很多人反對林晧然僅是因為政治理念的不同,所有人對盛世還是十分向往。
張居正早已經看清了這個世道,卻是認同地道:“我倒覺得次輔大人說得極好!很多家資豐厚的大儒看似憂國憂民,但說到底還是想著自己的利益。我當年在求學之時,便是看到坐擁上萬書籍的鄉賢,卻是從不肯將書借予我等貧寒學子。”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城|
新乐市|
波密县|
临朐县|
新晃|
平果县|
札达县|
邛崃市|
长沙市|
渭源县|
百色市|
同心县|
上虞市|
平舆县|
广汉市|
朝阳区|
亳州市|
南木林县|
杭锦旗|
长治县|
德安县|
南雄市|
拜城县|
图木舒克市|
万盛区|
耒阳市|
宁都县|
巴林右旗|
广水市|
邵阳市|
望奎县|
平昌县|
西昌市|
余干县|
长治市|
高陵县|
桦甸市|
西乌|
长宁县|
吉水县|
林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