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361章 最正確的打開方式-《寒門禍害》


    第(2/3)頁

    一、各處鹽運司、提舉司、鹽課司,自隆慶五年十一月以前,拖欠未完并風雨消折鹽課,及折色鹽糧銀布等項,詔書到日,風憲官核勘是實,悉與除豁,以蘇灶丁貧苦;客商失落截角退引,亦皆免追。

    一、圣人有云,有教無類。今天下私學漸興,私塾創辦人均可到地方官府報備,除四書五經學科外,可廣設算術、醫學和農業等學科。

    一、南洋、東海及西洋等人不知機織,不曉治金,不通巧工之術,今大明上國當給予恩澤,地方官府可促作坊之興,借市舶司通商于此三地。

    一、今大明從商者日盛,從工者日多,然品行不正禍乃地方。于童生之下再增設初生,工者考識字認數,商者考論語詩文。

    一、天下各處衛所廢馳,人員十不存一,然將領盛行奢侈之風,今由兵部對衛所百戶以上將領實行兩年一核,無德者、無才者、無勇者革之,軍戶不再僅限于世襲,可從地方招壯丁填充。

    一、民不可無存糧,然國亦不可無財。世宗重農稅而民疾,市舶稅收解穆宗財政之困,故此后三年農稅占財政收入六成為宜,五年農稅僅占財政收入一半。

    ……

    啊?

    汪柏等官員聽著這一份罕見的長篇即位詔,雖然還是沒有聽到解決宗藩之弊的條項,但已經深深地感受到林晧然的那份野心,同時還有那一個開創盛世的決心。

    雖然大明建國以來,許許多多的士太夫口口聲聲要開創一個盛世,但這些上位者不是嚴嵩那種貪贓枉法的人,便是徐階那種圖名圖利的偽君子,亦或者是李春芳那種有心無力的首輔。

    卻不像林晧然這般知行合一,不僅樹立了一個遠大的目標,而且還拋出了種種具有可行性的措施。

    這些措施涉及到經濟、文化和軍事等方方面面,特別是降低農稅而提高商稅,分明就是用最惠民的方式來解決大明財政問題。

    完全可以想象得到的是,若是大明朝廷一起朝著這個方向努力,那么大明離盛世已然不遠,甚至會站上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這份即位詔太燃了,我現在感覺渾身血脈僨張!”楊富田聽著這一項項的措施,卻是渾身起雞皮疙瘩地興奮道。

    跪在后面的寧江沉默片刻,很罕見地附和楊富田道:“對,我也是氣血上涌,這應該是大明有史以來最好的即位詔了!”

    “不,這已經不是即位詔,這是我們大明今后五年所努力的方向,是大明開創盛世的指南針!”跪在前面的汪柏一改往日的沉默,卻是進行糾正地道。

    周圍的官員聽到汪柏的這個總結,亦是紛紛認可地點了點頭。

    卻是跟歷代很多皇帝即位詔只是喊口號或者空談不同,這份即位詔既有措施亦有具體的奮斗目標,似乎這才是即位詔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亦或許說,以往的即位詔都是廢紙,而這份即位詔才是真正的即位詔。

    “有林閣老,大明當興!”

    “如此治國良才,大明焉能不興呢?”

    “天佑華夏,此乃千年一遇的相才也!”

    ……

    工部尚書夏順水等文官和定國公等武勛聽著這一份字字珠璣般的即位詔,心里亦是不由得暗暗感慨地道。

    大家一直都知道林晧然以連中六元橫空出世,確確實實配得上“文魁”之名,更是一個罕見的治國良相。

    特別在主政的這些年里,林晧然可謂是將整個王朝打理得井井有條,能夠替隆慶游刃有余地處理所有的棘手的政務。

    只是說林晧然是不世出的國相,大家已然還是覺得林晧然還是欠了一些火候,起碼宗藩祿米的事情一直是懸而未決。

    現在親郡王將軍二萬八千九百二十四位,歲支祿糧八百七十萬余石,其中郡縣主君及儀賓尚不在內,卻是宛如一座大山壓在大明身上。

    但在今日,他們才猛然發現林晧然早已經遠遠地走在他們前面,他們想到的問題林晧然早已經想到了,他們沒有想到的問題林晧然亦是已經想到了。

    臨近正午的朝陽落在這里所有人身上,只是大家發現最前面那人身上的蟒袍是那般的璀璨奪目,那個背影是那般的高不可攀。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安市| 卢湾区| 丰台区| 庐江县| 手游| 昌黎县| 江门市| 四子王旗| 康马县| 中卫市| 安陆市| 丰都县| 平南县| 垫江县| 涪陵区| 屏山县| 教育| 雅江县| 进贤县| 绥中县| 仙桃市| 屯留县| 米林县| 抚州市| 扎兰屯市| 海淀区| 辰溪县| 泾源县| 康平县| 施甸县| 东海县| 漳平市| 荆州市| 陇西县| 合川市| 固始县| 万州区| 鄄城县| 大田县| 鸡东县| 蕉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