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2章 果決應對-《寒門禍害》
第(2/3)頁
今日之所以鬧出如此大的動靜,不僅從京城趕過來相送潘晟,而且還給予潘晟如此美名,實則有幾分“千金買骨”的意圖。
朝堂的斗爭跟行軍打仗一個道理,如果統帥不體恤底下的將士,那么就很難有將士心甘情愿地替自己賣命。
徐階之所以能夠戰勝嚴嵩,正是有一幫甘于為他沖鋒的擁護者,在前仆后繼中終于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正是如此,他今天如此重視潘晟,既是要將所有官員地收擾到自己麾下,亦是為了今后遇到同樣的情況會有更多的人替自己站出來。
天空晴朗,一艘官船已經停泊在通州碼頭上。
“諸位,今朝野動蕩,為江山社稷和天下黎民,還請諸位團結一心助林閣老匡扶朝政,潘某人告辭了!”潘晟手持著那份詩作,對著前來相送的官員拱手作別道。
“潘公,珍重!”林燫等官員早已經認定林晧然為領袖,而今看到潘晟踏上歸途,亦是進行拱手相送道。
一陣春風輕輕地吹過,河面蕩起層層的波紋,更有幾尾調皮的魚兒躍出水面。
身穿素衣的潘晟上了官船后,手里仍舊緊緊地攥著林晧然所相贈的詩作,站在甲板跟著相送的官員依依惜別,過往的一幕幕不停閃過腦海。
嘉靖二十年春,他以榜眼的身份踏入官場。雖然他的榜眼功名稍遜于狀元郎沈坤,但他比沈坤更年輕和英俊,那時是何等的風光。
或者是過于風光,亦或者是他確實是一個意志堅定的正統儒生,卻是不愿意用青詞事嘉靖,加上不接受徐階的招攬,致使他的仕途變得黯淡。
在幾經波折后,這才升任禮部左侍郎,只是原本功名居于他之后的董份、嚴訥和陳以勤等同年早已經踏足于此。
其實在禮部左侍郎這個位置上,如果繼續老老實實地熬下去,那么憑著他的資歷和聲望,將來無疑還是有極大的機會入閣拜相。
但終究是政見高于一切,他的政治理念無法忍受徐階如此禍亂大明,更是不容許隆慶罔顧禮數擁立被上蒼警示為“胡射人”的皇長子。
正是如此,他哪怕是通過最野蠻的方式亦是阻止這一切的發生,他終究不是一個太過于貪戀權勢之人。
潘晟一直注視著通州碼頭,看著漸漸變小的人,發現心里并沒有預想中的落寞,卻是隱隱間自己還跟著這個朝堂有所相連。
他扭頭望了望手中的詩作,知道自己已經不可能再重返朝堂,但天下人都知道他是一個捍衛真禮的潘晟,而他亦能將自己的思想在江浙散播開來。
通州碼頭,通州衛仍舊在這里進行戒嚴,哪怕是一些散雜的小官員都驅除在外。
林燫等官員看著官船已經走遠,便是扭頭望向站在最前面的林晧然。
雖然潘晟已經離開,但他們相信只要林晧然在,那么他們就擁有最硬的主心骨,必定能夠帶領他們打倒徐階,甚至讓隆慶不能胡作非為。
林晧然看著官船已經足夠遠,便是轉身準備返回京城。
雖然他成功阻止了冊封皇太子朱翊鈞,更是將大多數的官員收于麾下,但他跟徐階的爭斗還沒有結束。
卻是這時,一個信使飛奔而來。
正準備登上馬車的眾官員見狀,不由得紛紛頓足,卻見那位兵部信使將一封急件送到了林晧然面前。
林晧然的接過送上來的急件,心里卻是生起了不好的預感。
“林閣老,不知發生什么事了?”汪柏見狀,當即疑惑地打聽道。
林晧然看過急件的內容,先是望了一眼汪柏,而后掃過在場的官員道:“據剛剛得到的軍情,俺答突然集結大兵欲前往薊州!”
“俺答這是要做甚?”
“還能做什么,我早說俺答就是狼子野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