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7章 孤擲一注?-《寒門禍害》
第(1/3)頁
皇極殿,官員已然成為某種契約,卻是此起彼伏地響了起來。
“皇上,童謠之事并非杜撰,臣在上月初便已經聽得!今上蒼給出警示,臣以為立儲之事不宜操之過急!”
“皇上,童謠之事臣亦是上月中旬便已經知悉,此事還有諸位大人力證!今上蒼給出警示,臣亦請皇上三思而后行!”
“皇上,童謠之事臣雖沒有耳聞,但諸位臣工想必不會杜撰,今上蒼警示我大明,臣縱死亦不會讓此次東宮之禮舉行。”
……
禮部左侍郎林燫等官員顯得目光炯炯,卻是跟隨著林晧然和潘晟出列,紛紛向隆慶表達著他們的態度道。
冊封皇長子朱翊鈞為太子一事本來就存在著爭議,而今出現跟現實如此“匹配”的童謠,他們如何還會繼續“忍氣吞聲”。
只是一些官員其實是剛剛得知童謠一事,卻是表現出一副無賴嘴臉,致使很多徐黨官員紛紛側目。
隆慶面對百官群情激昂的請愿,不由得暗暗地咽了咽吐沫,卻是萬萬沒有想到事到臨頭竟然出現了這般變故。
在這一刻,他隱隱后悔沒有第一時間收取林晧然呈上的奏疏,令自己而今就像是獨自承受著絡繹不絕般的波浪拍打。
“皇上,童謠之事非同小可,臣已經在奏疏中詳盡闡明,請皇上御覽!”林晧然的立場不改,再度進行請命地道。
殿中的官員已然是以林晧然馬首是瞻,卻是沒有再站出來表態,而是齊刷刷地望向坐在龍椅上的隆慶。
隆慶發現還是林晧然知進退,并沒有像其他官員那般逼迫自己叫停冊封東宮之禮,而是采用這種比較婉轉的上疏方式,便是準備接下這份奏疏。
“此次分明是有人假借童謠詆毀皇長子的聲譽,爾等既為大明的臣子,不追究造謠者是何人,卻攻擊于皇長子,此舉非人臣所為!”徐階知道開弓已經沒有回頭箭,卻是再度拋出陰謀論來指責童謠道。
咦?
在聽到徐階這一番言論的時候,殿中的官員不由得微微一愣。
雖然這個朝堂不乏各種明爭暗斗的手段,亦是有人采用童謠的方式來給政敵潑臟水,只是此次的童謠已然跟著以往不同,這亦是為何很多官員解讀為“上蒼之意”的原因。
“徐閣老,三月三皇庶生,難道有人能未卜先知不成?”
“徐閣老,我等此次并非是攻擊皇長子,而是要立儲之事從長計議!”
“徐閣老,雖說流言止于智者,但這個童謠不是造謠,而是上天警示,你莫要做那李斯!”
……
面對著徐階的公然唱對臺戲,不僅沒能震懾住殿中的百官,卻是遭到了官員的瘋狂反撲,紛紛選擇跟徐階針鋒相對地道。
且不說徐階已經轉為護皇黨,單是剛剛罔顧禮法而擁立皇長子的行徑,徐階已然成為了他們的敵人。
現在面對徐階的責難,公然無視童謠中的“上蒼警示”,他們卻不打算忍氣吞聲,而是要跟一跟這位已經成為護皇派的內閣首輔掰掰手腕。
終究而言,正義是無法戰勝的,這位邪惡的首輔簡直是自取滅亡,已然是他們文官集團的最大敵人。
徐階面對著諸多官員的回擊,當即面沉似水地回應道:“三月三皇庶生,這很可能僅是一個巧合,卻是證明不了什么!僅憑一個無端揣測,亦或者是有心之人恰好撞中日期和猜中是皇子,便以此叫停冊封東宮之禮,本閣老第一個不同意!而今吉時已至,當務之急是舉行東宮之禮,爾等速速歸位!”
事情到了這一步,他已然還是寄望于快刀斬亂麻。一旦舉行東宮的冊封之禮,便是生米煮成熟飯,一切都將塵埃落定。
咦?
不少群情激憤的官員原本想要一起繼續攻擊徐階,只是發現徐階說的亦不全無道理,童謠亦可能是一個巧合。
“皇上,臣等亦不敢輕信,故而昨日得知皇二子降世之時,這才開始重視這首流傳甚廣的童謠。童謠中‘寰中自有真龍出,浮云翳日終可見’,臣跟郭閣老等同僚復查太醫院對皇后的診斷結果可有造假之處,而今已有眉目,請皇上過目!”林晧然淡淡地望了一眼化身為正義使者般的徐階,而后再度舉著手中的奏疏請愿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龙市|
平湖市|
普洱|
陇西县|
若尔盖县|
武安市|
阳高县|
扎囊县|
辽阳市|
雷山县|
辛集市|
公安县|
仲巴县|
太原市|
罗田县|
宁陕县|
女性|
新泰市|
仁布县|
崇文区|
洛浦县|
宝山区|
许昌市|
卢氏县|
东平县|
平顺县|
巴塘县|
隆昌县|
永川市|
弥渡县|
大姚县|
陇川县|
化州市|
鹿邑县|
上高县|
扬州市|
奈曼旗|
青河县|
江西省|
宁武县|
海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