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6章 賢君?-《寒門禍害》
第(1/3)頁
登基當天,定國公徐延德、成國公朱希忠、英國公張溶和駙馬都尉李和等勛貴一大早分別前往太廟、社稷壇和南北郊進行祭告。
裕王朱載垕先是來到嘉靖的靈柩前進行祭告,接著換了代表帝王的袞冕祭告天地,再回到太廟祭告列祖列宗。
這些祭告禮節并不繁瑣,主要是路程并不近,時間悄然來到了中午,剩下來則是最重要的——即位儀式。
經過一番折騰后,一千多名文武百官來到紫禁城的午門前,將以全新的面貌走進這一座象征大明皇權的宮殿。
午門前呈“凹”字形,城門上有城樓,設有鐘鼓,由鐘鼓司的太監掌管。
隨著吉時到來,鐘鼓聲便在這個紅墻琉璃瓦的宮殿群中跌蕩回響,而厚重的兩道紅漆金釘的掖門紛紛地打開,有一支手持畫戟的御林軍整齊地從門城中跑出來列陣兩旁。
文臣由首輔徐階率領從左掖門入,勛貴由定國公徐延德率領從右掖門入。
穿過深長的城門洞后,呈現在面前的是一片開闊的地帶,地面是青磚鋪地,中間是橫跨五座漢白玉材質的金水橋。
一行人來到金水橋前,在這里整理好衣容,然后整齊地從金水橋而過。穿過了第一座金鑾殿(皇極殿),便來到方形地基上的中極殿。
此時中極殿前的漢白玉護欄前站滿了身穿兵甲的大漢將軍,令到這里充斥一股肅殺之氣,無形中增加了幾分皇威。
“進——殿!”
黃錦的聲音從殿中傳出,而后經過擴音般,站在殿門口處的兩名小太監當即高聲喊道。
以徐階為首的文武百官再次整理衣容,便是魚貫而入,來到了殿中。只是人數實在太多,一幫低級官員只能站在殿外。
中極殿早前被雷火燒毀,現在重建還不足兩年光景,令到這里的一切顯得很是嶄新,甚至空氣中還殘余著一絲揮之不去的油漆味。
按著朝堂站位的規則,第一排站的是三孤三師的從一品官員,除了閣臣和加賜的工部尚書雷禮外,還有一些被授從一品虛銜的勛貴亦是排在前頭。
只是文臣和武職早已經形成了兩個不同的系統,已然是以文臣為尊。由于雷禮主動謙讓站到最后,林晧然已然是站在文臣的第四位,牢牢地霸占在第四把交椅上。
在一陣宮廷的禮樂聲中,頭戴黑色蟬翼冠的隆慶帝朱載垕出現在這里,第一次坐上那一張金光璀璨的龍椅。
這里還安排著一個“百官送寶”的環節。在某種意義上,這是文武百官認可了隆慶這位新皇帝,由代表文武百官的首輔徐階獻寶。
那份《登基儀注》再度發揮作用,隆慶按著《登基儀注》的流程進行了應答,而后讓尚寶卿將此寶收藏妥當。
“臣等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看到儀式完成,文武百官一起向新帝行跪拜之禮道。
這個無疑是一個久違的聲音,上一次這個宛如海嘯般的聲音在中極殿響起的時候,已然是要追溯到二十多年前。
只是從今日開始,隆慶作為大明王朝皇帝的身份正式確認,這種聲音以后會經常出現,一個全新的時代悄然拉開了序幕。
“眾……眾愛卿,平身!”隆慶第一次面對滿朝文武大臣排山倒海般的萬歲聲,顯得有幾分緊張地抬手道。
黃錦在旁邊見到隆慶這個舉動,眼睛顯得頗為復雜的模樣,最終轉為深深地一嘆。心里其實亦是清楚,他站在這里的日子恐怕亦是不長了。
“謝皇上!”
文武百官再度行謝禮,這才規規矩矩地從地上起來。
對于新鮮事物,人們都是有著很多不切實際的幻想,而這里官員并不例外。他們抬頭望著坐在龍椅上有“寬仁”之名的隆慶帝,很多人的臉上浮起了興奮的表情,甚至對未來產生了幾分期待。
只是論到興奮,卻是要當數歐陽一敬、胡應嘉和張憲臣這幫科道言官。
他們為何在嘉靖朝夾著尾巴做人,那是因為嘉靖根本不按常理出牌,不僅一言不合就采用廷杖,而且丟到詔獄拷問都是家常便飯之事,甚至直接下令咔嚓掉腦袋。
雖然博得一個美名的收益良多,但如果真要掉腦袋,那一切都不值當了。
據他們所知,這位隆慶帝很是寬仁,這面相一看便知道是要立志做明君的好皇帝。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昌市|
虹口区|
金沙县|
宝清县|
开封县|
巴塘县|
阿荣旗|
太康县|
永登县|
江都市|
徐闻县|
固原市|
孝义市|
如东县|
石城县|
望城县|
益阳市|
松滋市|
临海市|
泗阳县|
芜湖县|
通州区|
庆城县|
兰考县|
扎赉特旗|
南通市|
孟连|
双桥区|
新密市|
绩溪县|
师宗县|
乐清市|
绵竹市|
沙雅县|
焦作市|
台湾省|
鄂州市|
沙雅县|
永嘉县|
山东省|
大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