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1章 用之則行-《寒門禍害》
第(3/3)頁
李春芳看過紙張上的內容,同樣是陷入于失神之中,良久才悠悠地說道:“我還是……小窺林若愚了!昔日在禮部衙門之時,他怕亦是收斂鋒芒選擇伏蟄,此舉當真是令我對他……再度刮目相看了!”
經(jīng)過一年多的相處,他本以為算是了解林晧然這個人,亦是肯定林晧然這個人的能力。只是現(xiàn)在回首望過去,人家其實還是秉行著“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那一套,一直都是在韜光養(yǎng)晦。
“有此驚世之策!縱使不能徹底根治其弊,但必定能夠大大緩解逃稅的現(xiàn)象,大明的稅賦亦會因此而增益良多!”嚴訥的目光低垂到那紙張上,顯得語重心長地評價道。
李春芳一直都是走詞臣路線,聽著嚴訥如此評價,則是認真地詢問道:“敏卿兄兄,當真能為大明財政增源?”
“此策看似簡單,但卻直中要害!以十石稅糧分得貧富,由刁民冊毀豪紳之聲望,用不得參加科舉斷其家興盛。若非無國無君之刁民,怕還是老實地繳了!最是妙者,那么藏匿良田的豪紳如果不是只手通天之人,怕亦是不敢再藏了!”嚴訥曾經(jīng)出任戶部尚書,深知此策妙處地解讀道。
“如果當真讓那么人不敢再匿田,大明財政可得源泉矣!”李春芳的眼睛微微一亮,顯得有意外之喜地道。
大明的逃稅有明逃和暗逃兩種方式,而最為嚴重的問題則是匿田逃稅。由于太祖昔日一時興起,說過“新墾之田永不起科”,致使很多匿田者是理直氣壯。
只是這個“刁民冊”放出,如果知縣是海瑞那般剛正的官員,那么他們怕是不敢冒著進刁民冊的風險,而是乖乖地納上糧稅。
如果說,新任戶部尚書林晧然想要追繳欠糧的消息讓到那些豪紳坐立不安,那么這個刁民冊拋出后,他們必然是要寢食難安了。
楊府的客廳之中,肅然的氣氛慢慢地恢復過來,管家亦是進行通稟貴客來訪的消息。
楊博原本要離開返回書房,但臨走前還是對著范千山由衷地說道:“范兄,如果刁民冊當真推行,你讓他們都老實繳了稅糧,省得……禍及己身和子孫!”
范千山在此之前,一直都以為這次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此行不過是例行公事跑一趟罷了。
只是得知林晧然的驚世之舉,他亦是黯然地點了點頭,顯得頗為無奈地感慨道:“林文魁于百姓是福,然于我等乃禍害也!”
這一個晚上,隨著“刁民冊”傳出,令到北京平靜的夜晚卷起了一絲漣漪。
所有人都為著這驚世之策而震驚莫名,有很多人為此而寢食難安,亦有人開始重新審視著這位橫空出世般的林文魁。
所謂的刁民冊,其實是借用后世的征信的制度。
在后世上,那些老賴一旦登上征信黑名單,那么很多事情做起來便不是那般的方便,從而給違約者帶去很大的社會成本。
雖然以后世人的目光看來,這刁民冊無非就是一個簡單的征信黑名單,根本沒有什么新奇之處。只是在這個時代,卻可以說是“驚世的良策”。
像地球是圓的,后世人對這個認知早已經(jīng)是理所當然,但這個結論其實是花費人數(shù)幾千年的時間才能證實。
刁民冊如同是大明建立的征信體系般,卻是成為了打擊逃稅和匿地豪紳的核武器,能夠解決困擾歷代王朝的財政難題。
在林晧然看來,所謂的盛世,始終是需要建立在健康的財政體系上。如果豪紳和富戶都老實地繳了稅糧,朝廷財政能夠達到收大于支,那么大明定然變得越來越富強。
正是在他登上戶部尚書寶座之時,他便已經(jīng)決定要拋出這一個“核武器”,用自己有限的力量改變著這個腐朽的王朝。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家居|
漳州市|
淮北市|
崇文区|
太保市|
略阳县|
青神县|
金沙县|
禹城市|
崇明县|
交口县|
贵南县|
安仁县|
中西区|
休宁县|
玉溪市|
广东省|
巴彦县|
慈利县|
墨竹工卡县|
凯里市|
腾冲县|
广平县|
漯河市|
青川县|
开远市|
理塘县|
抚宁县|
九台市|
临泉县|
商河县|
赤峰市|
张掖市|
察隅县|
定日县|
马关县|
鄱阳县|
涪陵区|
东源县|
竹溪县|
伊金霍洛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