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眾人這才反應過來,在這十份試卷之中,卻是有一個考生名為李一迪。李一迪來自于廣東高州府茂名縣,雖然不像董份和范應期同縣這般密切,但這同為高州府的關系亦極為密切。 林晧然的眉頭微微蹙起,自然不會因為李一迪是自己高州老鄉便舉薦于他,卻是拿起一份試卷朗聲地道:“下官雖然不怕舉賢避親,但以卷子的質量論高低而論,此次伊在庭的文章觀點和見解最為全面,當得起這個第一備選!” 伊在庭是南直隸蘇州人士,原山東布政使司參政伊敏生的兒子,因官蔭到北京國子監讀書,先在順天鄉試考取監生功名,在此次會試高中。 林晧然亦是秉承著一份公心,哪怕由他點定的會元陳經倫亦是在前十之列,卻是推薦在殿試發揮出色的伊在庭成為第一備選。 “他的文章我看了!雖然文章寫得不錯,但其觀點過于激進,大明之失在于賦稅萎靡,這是讀書人該說的話嗎?”董份當即挑起毛病道。 林晧然則是正色地回應道:“你如此指責卻是過于片面,其并非是要加重百姓賦稅,而是指出當下糧稅收入下滑的事實,指出當今天下有不法官紳偷稅漏稅的弊病!” “我看他就是故意危言聳聽!說大話誰不會說,只是里面并沒有一個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我看他就是包藏禍心!”董份顯得激動地道。 林晧然知道董份并不是講道理的謙謙君子,此人的私欲反而極強,但卻不打算退讓地回應道:“我的門生中沒有包藏禍心之人!士子議事,朝堂決斷,什么時候朝廷要求士子獻行之有效之策了?糧稅萎靡是既定事實,我等不設法解決,罪在吾等!” 嚴訥等人聽到這話,卻是暗暗地望向了徐階。 徐階再這般爭下去,自己恐怕亦得受到牽連,便是站出來制止道:“你們賣老夫一個面子,這個第一備選由老夫來定奪如何?” 董份猶豫了一下,心知徐階其實有這個權力,當即便是進行表態道:“一切聽從元輔的安排!” 咳! 吳山看著林晧然猶豫的模樣,卻是輕咳了一聲。 林晧然聽到吳山表態,心里亦是清楚徐階有這個權利,便是對著徐階拱手道:“一切聽從元輔的安排!” 徐階剛剛還讓大家集體討論,只是隨著林晧然和董份產生了激烈沖突,亦是不得不將剛剛吐出來的話給咽回去。 這十份試卷都是已經看過的,實質誰的心里早就有了想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