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7章 暗斗無處不在-《寒門禍害》
第(1/3)頁
紫光閣,清晨的陽光透過天際,灑落在這座金碧輝煌的宮殿之中。
三百份嶄新的試卷送到紫光閣的偏殿,本場的殿試審批便是拉開序幕。
殿試跟會試的審卷制度有所不同,由于只有區區一道策論題目,且僅有三百份試卷,通常僅需要一日便能完成此次殿試的審閱工作。
殿試的試卷不進行“謄錄”,但會進行“糊名”。雖然在理論上,考官能夠通過考生的筆跡辨別考生,但其中會出現一定的誤差。
十三位閱卷官圍著拼湊到一起的桌子坐下,每審閱完一份試卷,就會遞交給右手邊的閱卷官。
同樣地,右邊的閱卷官審完試卷的審閱和評分,亦會將試卷交給他右邊的閱卷官,這種審閱的方法叫“轉桌”。
審卷官在卷子上面寫下自己姓氏來標示,并各加“○”、“△”、“\\”、“1”、“×”五種記號來評分,以“○”為佳,“×”為劣,共分為五等。
為防止審卷官出現打壓或者作弊等現象,所以允許閱卷官的評級等次存在不一樣,但卻不允許差得太多。
比如“○”與“×”出現在同一份卷子中,那監試官會提卷,一旦發現某位讀卷官存在打擊或作弊行為,這位閱卷官會受到嚴厲的處罰。
只是任何制度都會存在著漏洞,后面的閱卷官批閱卷子時,都會小心提防跟前面的閱卷官出現重大分歧產生。
正是如此,殿試的審卷工作便出現了“圈不見點,尖不見直”的現象,大家默契地將分歧保持在一個可控范圍內。
在審卷之前,徐階帶領著眾讀卷官一起拜祭孔圣人,并當眾發表了一番慷慨陳詞,然后回到拼湊成回形桌坐了下來。
大明對位置的順序是極為講究。徐階當仁不讓地坐在首位,袁煒則是緊隨其后,再后面則是吏部尚書吳山和戶部尚書嚴訥。
不過在這次的位置安排上,卻是沒有單純地按著一貫以地位和資歷的排序方式,更偏重于“詞臣”的身份。
第五位是詞臣出身的吏部左侍郎董份,其早已經掛了工部尚書銜,現在更已經是輪值于西苑,故而他可謂是當之無愧。
第六位則是禮部左侍郎林晧然,他的資歷和地位自然是不夠的,得益于他是本次會試的主考官,加上禮部左侍郎是最正統的詞臣,卻是直接排在其他人之上。
后面跟著的是工部尚書雷禮、兵部尚書楊博、刑部尚書黃光升、左都御史張永明、侍讀學士王大任、大理寺卿張守直、左通政使劉體乾。
卻不論他們心里作何種感想,林晧然在朝堂已經占據了一席之地?,F在林晧然因會試主考官的身份排在他們前面,但按照著這種形勢的發展,真正排在他們的上面是早晚的事情。
哪怕兵部尚書楊博亦是不得不重視起林晧然,他的天花板是六部尚書,但這個后輩已然是必定會入閣拜相。
“林大人,你的試卷!”
監試官由錦衣衛指揮使朱孝希擔任,他從木制的卷箱取出了試卷,此次殿試的試卷分成十份,每份三十卷,依次派放給在場的十位讀卷官,對著林晧然顯得友好地微笑道。
“朱指揮使,有勞了!”
林晧然亦是報以微笑,伸手接過遞過來的試卷道。
朱孝希跟林晧然有著交情,只是在這里不宜作交流,亦是輕輕地點頭,便是給工部尚書雷禮又是進行派發下去。
林晧然打開試卷,便是準備進行審閱。
他今天的心情原本還算不錯,只是打開試卷之時,眉頭不由得蹙了起來,卻是飽含敵意地抬頭望向正笑盈盈地坐在首座之上的徐階。
隨著當今圣上嘉靖越發地癡迷于修玄,今年的殿試題目直接交由內閣擬定,而本次殿試的題目正是出自于徐階之手。
一位嘉靖二年的探花郎,出的題目應該是有相應的水準才是,只是現實卻非如此。
“論當今圣明天子治下盛世的得失!”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蓝田县|
松滋市|
介休市|
贵溪市|
色达县|
布拖县|
汽车|
双城市|
武定县|
阿鲁科尔沁旗|
五台县|
阿尔山市|
临清市|
沁阳市|
曲靖市|
万宁市|
墨竹工卡县|
永济市|
临泽县|
景洪市|
聊城市|
金山区|
江城|
普洱|
凤台县|
河津市|
孝感市|
铁岭市|
通河县|
禄丰县|
神农架林区|
无锡市|
蕉岭县|
丰县|
桐梓县|
望江县|
双柏县|
怀远县|
深圳市|
吴旗县|
黎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