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9章 官場之中-《寒門禍害》
第(1/3)頁
林晧然是一個念舊情的人,昔日他擔任廣州知府兼廣東巡海道副使的時候,卻是沒少跟潘季馴這個人打交道。
雖然他跟潘季馴的關系沒有過于親密,但總歸算是廣東的舊識,當即讓林金元將人領過來。
潘季馴是嘉靖二十九年的三甲進士,初授九江府推官,后任監察御史,累歷擔任廣東巡按御史,出任北直隸提學巡御,今回升任正四品的大理寺左少卿。
其仕途順暢,固然跟他的個人能力有關,只是在時下的官場,若是在京城沒有強硬的后臺,卻是不可能從正七品的言官留京出任正四品的大理寺左少卿。
潘季馴的貴人不是別人,正是當朝位高權重的吏部左侍郎董份。潘季馴跟董份同為浙江湖州府烏程縣的同鄉,還曾經一起進縣學,其仕途上正是得益于董份的扶持。
任誰都沒有想到,后世大名鼎鼎的名臣竟然跟一位大貪官有著如此緊密的關系。
林晧然有認真地窺視過潘季馴這個人,跟著大多數追求權勢的官員不同,潘季馴對名利并不熱衷。他的性子顯得木訥和老實,算是典型的學者型官員。
林金元將人引到書房的外廳,潘季馴跟著林晧然的地位又拉開了很大的差距,卻是恭恭敬敬地朝著林晧然施禮道:“下官拜見少宗伯!”
大理寺少卿的官品和地位都不算低,只是面對著身居禮部左侍郎的林晧然,已然是站在小山頭仰望著一座山峰般。
“時良兄,請坐!”林晧然對這位后世的大名人還是比較重視,審視著這個憨厚的中年男子并指著旁邊的座椅微笑地說道。
潘季馴是一個守規矩的人,哪怕林晧然的資質和年紀都不如他,但人家的地位卻是擺在這里,故而又是規規矩矩地拱手謝禮道:“謝少宗伯!”
林金元深知林晧然對這位大理寺左少卿很是重視,亦是送來了上好的茶水。
林晧然不緊不慢地輕呷了一口茶,便是開門見山地道:“時良兄,你回京主動登門可謂是寥寥可數,此次怕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吧?”
潘季馴并不是一個擅于交際的人,雖然兩年前便回到了京城先前出任北直隸提學御史和大理寺左少卿,但主動登門拜訪的次數并不多。
“下官確實是有事相求,還請少宗伯過目!”潘季馴將茶盞放下,伸手從袖中取出一份稿子上前呈給林晧然道。
林福一直守在門前,看著潘季馴靠近林晧然,卻是警惕地盯著潘季馴。不過看著潘季馴沒有不當的舉動,猜到這個人應該是謀官而來。
由于很多地方督撫都是由廷推而出,故而擁有投票權和影響力的十九叔成為各自巴結的對象,這種上門謀官的官員早已經是見怪不怪。
林晧然滿臉狐疑地接過那份稿子,先是詫異地抬頭望了一眼潘季馴,然后這才低頭借著燭火查看稿子中的內容。
卻見稿子上面不僅有著大量的數據,還配著畫工精湛的河道圖紙,看到最后并沒有覺得有什么問題,顯得疑惑地說道:“時良兄,這是很規范的束水沖沙的工程,這份圖紙不曾有問題!”
由于他的出現,這“束水沖沙法”已經成為他的一個杰作,而他毅然是大明的權威水利專家。只是他認真地查閱,并沒有顯得有什么問題。
“少宗伯,不知工程總造價可妥當呢?”潘季馴剛剛一直觀察著林晧然的反應,卻是不動聲色地詢問道。
林晧然雖然不是工程師出身,但畢竟掌管雷州府、廣州府和順天府都沒少推動工程項目,看著這上面一筆筆精細的開支,便是輕輕地點頭道:“這里每一筆花費都很合理,這個束水沖沙工程大概便是這個數,只是總共耗費十萬兩卻是過于理想!我昔日主持修建雷州碼頭之時,因臺風天前后不得不休整小半個月,無奈增加了一成的費用。同樣的道理,這個束水沖沙工程需要考慮到天氣耽誤工期的情況,故而再提高一成的開支更為合理!”
“下官當真是找到行家了,明日便到欽天監去查閱,爭取數額更為切實!”潘季馴若有所悟地點了點頭,旋即一本正經地說道。
林晧然用手捏著茶蓋子輕潑著茶水,顯得頗為意外地抬頭詢問道:“時良兄,你這唱的是哪一出?”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龙县|
松原市|
郸城县|
龙江县|
南岸区|
呈贡县|
瓦房店市|
佛教|
靖宇县|
长海县|
内黄县|
柯坪县|
黎城县|
新泰市|
曲松县|
云林县|
漾濞|
武威市|
区。|
东山县|
资中县|
曲靖市|
神农架林区|
石楼县|
山阴县|
鲁甸县|
康保县|
临西县|
曲水县|
淳安县|
北票市|
方城县|
闵行区|
开鲁县|
鲁山县|
洪泽县|
宁晋县|
巴中市|
淅川县|
乐东|
从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