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誰不用算,還用你多此一嘴?” “老天真是瞎了眼,乍不讓我來賺這些錢呢?” …… 不少商人卻是紛紛別過臉,對這個胖子在這里賣弄算術已然是深深的不滿,心里更是涌起了諸多憎恨之詞送予翁子榮。 翁子榮慢慢地收斂起笑容,突然話鋒一轉認真地道:“古語有云: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堅如鐵!既然有這么大的買賣,自然是要大家一起來賺!承蒙聯(lián)合錢莊信任,鄙人打算牽頭成立洞庭絲綢作坊,初期的資金是五十萬兩。我出資十萬兩,聯(lián)合錢莊出資十萬兩,其余三十萬兩則要依仗在場的諸位了!” “啊?他們這是唱哪一出?” “他是要我們拉我們一起做絲綢生意嗎?” “他死肥豬不會是傻了吧?真的打算拉我的入伙!” …… 眾商人完全沒有做好迎接轉折的心理準備,聽到翁子榮竟然是要拉他們入伙,卻是不由得紛紛傻眼了,顯得難以置信地望向翁子榮。 李春花跟著翁子榮點了點頭,對著在場的眾人微笑著道:“新創(chuàng)立的洞庭作坊將會實行股份制,誰的股份占得多,誰的話題權就會大一些。不過咱們主要還是以投資為主,經營上的事情還是交由翁員外進行打理。此次由我們聯(lián)合錢莊發(fā)行股票募資,以十兩為一股,共發(fā)行三萬股,每一股都會記錄在冊。凡是購買股票者,每年臘八節(jié)便可以持票到聯(lián)合錢莊領取相應的股利分紅!” 眾商人的眼睛紛紛亮了起來,卻不是他們真的多恨聯(lián)合錢莊這幫人,主要是絲綢的利潤太誘人了。現(xiàn)在得知他們愿意帶自己一起玩,這聯(lián)合錢莊簡直就是他們的親爹啊。 不過任何時候都是如此,總是不缺乏不和諧的聲音,一個商人顯得不以為然地朗聲道:“你說了半天,不就是‘帶泄’嗎?既然如此,那咱們還不如搞‘斗紐’呢!” 華夏人民是最有智慧的民族,股份制并不是新鮮的事物,早在宋代便已經出現(xiàn)了。 《宋會要輯稿·食貨七十·賦稅雜錄》中記載了當時合伙公司的基本模式::以十個人為一個組織,各人出的錢從10萬到50萬不等,大家約定以10年為期,富豪輪流負責經營,在每歲歲末清算之后,即換下一位富豪經營,所得利潤大家按比例分配,而本錢仍然在那里,這便叫作斗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