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153章 票鹽法-《寒門禍害》


    第(1/3)頁

    吳山是這時代的經史大家,其學問已然算是登峰造極。

    只是他從小讀的是圣人之學,求的是治國大道。進入官場顯得順風順水,走的是一條標準的儲相之路,自然而然習慣于從大層面看待問題,難免會脫離于群眾。

    在鹽政的問題上,這便暴露出這一種缺陷。

    他顯然被鹽商或鹽官系統官員的哭泣所蒙蔽,沒有能夠看清鹽政的全貌,從而對鹽政問題有了錯誤的判斷,故而開始同情那幫鹽商群體。

    林晧然不僅有著地方的任職履歷,更有著后世全方面的視野,本身對經濟又有著不俗的造詣,故而對鹽政問題看得很透徹。

    對于吳山同情鹽商,他自然是嗤之以鼻,當即正色地詢問道:“泰山大人,敢問朝廷當前鹽稅比之宋朝時期鹽稅何如?”

    “整體不足宋朝的兩成!”吳山張口便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只是話音剛落,當即帶著教導的語氣對著林晧然地道:“大祖仁德施政,體恤黎民百姓,自我朝不與宋比肩!”

    明朝的稅賦不及宋朝稅早已經成為公認的事實,但輕稅賦早成為士太夫們的一個共識,更是大明朝士太夫們的一種“驕傲”的本錢。

    像宋朝農稅是十五稅一,而大明當前農稅是三十稅一。哪怕大明的財政再困難,若是有官員敢提出效仿宋制,必定會被士太夫的吐沫星子所淹。

    現在林晧然搬出鹽稅的收入差距,卻不可能得到吳山的“同仇敵愾”,反倒是引起吳山對林晧然的一種告誡,讓他打消向百姓加稅的任何念頭。

    林晧然沒想到被告誡了,心里不由得微微發苦,但還是繼續侃侃而談道:“北宋時,鹽有官賣與通商,其時不全賴于鹽商之手,朝廷鹽稅收入逾千萬貫。然,大明行鹽引之法,銷鹽全賴鹽商之手,每年鹽稅約一百三十萬兩,故曰朝廷不得利也;小婿日前讓人到翰林院幫忙查閱,取南昌一地,北宋時期一斤鹽50文,而當前鹽價卻在300文,故曰百姓不能受益。朝廷讓利于百姓,百姓卻吃高價鹽,敢問究竟利了誰?”

    吳山一直誤以為朝廷讓利,百姓便能從中得利,故而對鹽政收入低迷并沒有過度的在意。只是通過林晧然的數據分析,臉上不由得露出了凝重之色,甚至浮起了幾條青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封开县| 绥德县| 略阳县| 饶平县| 海南省| 东辽县| 南皮县| 台山市| 疏勒县| 孝义市| 资兴市| 酉阳| 察隅县| 汽车| 安吉县| 瓦房店市| 关岭| 江川县| 东乡县| 蓬莱市| 宁城县| 凤凰县| 通化市| 会同县| 宁都县| 盐池县| 金华市| 扶绥县| 泾川县| 廊坊市| 淮安市| 沂水县| 会东县| 盐源县| 施秉县| 沙田区| 介休市| 南城县| 万年县| 永城市| 三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