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 賞的難題-《寒門禍害》
第(2/3)頁
在二人發(fā)愣的時候,嚴嵩已然鄭重地施禮道:“老臣遵旨!”
賜服,雖然沒有實質(zhì)的官權(quán)提升,但賜服明顯帶著皇權(quán)的味道,令身穿賜服人的地位亦是悄然提升。同時,這相當于給予林晧然一份抹之不去的榮耀,會時時讓人想起這個戰(zhàn)功,從而在將來的某一天可能兌現(xiàn)。
“這個賞賜還是有些輕了,給他妹妹也賜一件吧!”嘉靖的眉頭微蹙,便又是吩咐道。
嚴嵩等人相視一眼,便又是拱手道:“(微)老臣遵旨!”
有時候,世事就是如此。有人拼死拼活才撈得一點好處,而有人卻總是能夠不勞而獲,輕輕松松又得到了一件斗牛服。
敲定了事情的處理方案,這需要內(nèi)閣進行票擬,接著才由嘉靖這里進行御筆批紅,然后才會將獎賞正式傳達至廣東。
徐階和呂本退去,只剩下嚴嵩還留在這里。
嘉靖讓黃錦搬來了大枕,舒服地靠著對嚴嵩道:“惟中,錢銀的事如何了?”
現(xiàn)在大明最大的問題已然不是北邊的蒙古人和東南的倭寇,而是朝廷的銀兩已然是捉襟見肘,根本沒有錢繼續(xù)支持嘉靖進行修玄。
亦是如此,近年更是頻頻更換戶部尚書。僅是兩年間,便經(jīng)歷了方鈍、賈應春、馬坤和剛剛上任的江東四任戶部尚書。
跟著三年多仍然不變的禮部尚書相比,戶部尚書無疑是走馬觀花,沒有一個能做得長久的。
嘉靖似乎是想要從中找到真正懂得生財之道的人,或者是傳說中能夠“點石為金”的人,從而解決大明現(xiàn)在的財政窘境。
“戶部已經(jīng)將折子遞到內(nèi)閣了,人選亦已經(jīng)擬好,只需要圣上御筆朱批即可!”嚴嵩有點不利索地將手伸進袖口掏出一份奏折,然后送交給了黃錦道。
在飽受財政之苦后,嚴嵩這位事事為嘉靖著想的忠臣自然是搜腸刮肚,終于想到了一個“良策”,卻是將主意打到了鹽政上。
思路其實很是簡單,跟著后代的壟斷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嚴嵩以為鹽政不興,主要是兩浙、兩淮、長蘆、河東相互價格競爭的惡果,從而令鹽引“收效不豐”。而若將四地交由一位官員總理,卻會消除四地相互競爭的惡果,從而令鹽稅得到大大地增加。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