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七百八十章:謀萬世-《錦衣》


    第(2/3)頁

    天啟皇帝聽罷,倒吸了一口涼氣,吃驚地道:“這么多?”

    “人滿為患,自然有好有壞,可是這么多的人丁,固然稱得上是極盛之世,可臣卻以為,我大明也需未雨綢繆,應當適當的鼓勵一些人,走出遼東,也走出關內。到天下任何一個地方去,或是安家落戶,或是進行經營,唯有如此……一方面,我大明的人丁依舊還可繼續增長,另一方面,也大大緩解這些問題。”

    “否則,這分出去的土地,原先一人可得十畝,三五十年之后,一人可能連一畝地都分不著了。而這些人無論是出海也好,還是前往西域也罷,自然也是我大明深入天下各處的……嗯,該怎么形容才好呢,就說棋子吧,將來無論如何,我大明血脈于天下各處開枝散葉,有何不可?”

    “最緊要的是,他們要在各地立足,就免不得需要大明的支持,大明興,他們才不至被人排斥,為人所排擠。甚至他們可以借助語言和習俗的優勢,負責為我大明建立貿易網絡,也為我大明無數作坊的貨物找到銷路,陛下,這才是百年大計啊。”

    天啟皇帝若有所思起來,口里道:“只是人離鄉賤,何人肯去?”

    張靜一便道:“因而需要一整套的方案,一方面,要進行鼓勵,另一方面,也是大明需與諸藩國制定出一個保護僑民的方案出來,除此之外,也要善用廠衛的網絡,人過去了,廠衛也要隨著一道去開枝散葉。因此……臣以為……陛下不可妄開邊釁,可以往的朝貢體系,卻需更改,與各國的朝貢……該先保證通商,要令我大明與諸國互通有無,其二是切保商賈和僑民的安危,確保他們可自由的在諸藩之內,購置產業。商賈先行去了,少不得購產,購產之后,又少不得有人需去打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何愁人不去?何況我大明,也需天下的資源為我所用,藩國的礦產和特產,也有價值,難免會有人垂涎,愿意前往,說不準能一夜暴富,有了這個動力,臣倒不擔心人走不出去。”

    天啟皇帝聽罷,又是若有所思。

    張靜一認為未來會人滿為患,那么將無數的人口疏散出去,在疏散的同時,又可大量發展商貿,只是……如此一來……各國肯定會有所戒備。

    谷錸

    畢竟……國中突然出現了大量的漢人,而彼此之間語言不通,對方往往有帶了不少錢財,天生就比本地的土人更有優勢,而且他們隨時與大明有聯系,可以說對于未來的行情比當地人要更加通透,這些人不出幾年,便可借助大明高質量的貨物,成為當地的富戶,并且獲得大量的社會資源。

    這等于是直接將各國原有的社會結構,統統打碎,天下各國的王公貴族們,不心存疑慮,那才怪了。

    于是天啟皇帝便狐疑地道:“他們肯嗎?”

    “自然是不肯的,不過我大明也有兩個優勢。一方面,是列祖列宗們早已建立了朝貢體系,對于藩國較為優厚的條件,也不曾覬覦他們的疆土,因而……口碑還是有的,有個好口碑……至少可以確保他們的王公貴族,不至擔心我大明有鯨吞他們的企圖。這其二,便是遼東方面,八旗和流民軍一路向西,所過之處,四海振動,如今誰不曉得,我大明軍勢已至極盛,一旦惹怒,免不得寸草不生,灰飛煙滅。各國也難免需掂量一二,明哲保身。與其與我大明交惡,受我大明征討,倒不如拱手稱臣,接受這些條件。”

    天啟皇帝道:“朕聽聞,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張卿倒是想到了許多年之后了。張卿之言,其實朕也有所疑慮……”

    他有所疑慮其實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這和長久以來的價值觀不一樣,天啟皇帝的列祖列宗們,對于出海的百姓,視為棄民,而且十分不鼓勵百姓們出海謀生。

    在這個時代,市井之中,也是如此的思維,認為離開家鄉的人,往往輕賤。

    當然,張靜一也不是不懂這個道理,不過他認為,遷徙人口并非是完全正確的事,只不過從利弊來說,趁著大明最強勢的時候進行遷徙,反而是百利無一害的事,甚至對于千百年之后,都有巨大的影響。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麦盖提县| 洛宁县| 北安市| 香河县| 师宗县| 五大连池市| 庄河市| 绵竹市| 河西区| 普陀区| 张家界市| 满洲里市| 山西省| 栾川县| 清新县| 江油市| 莎车县| 保德县| 松阳县| 高邮市| 栖霞市| 横峰县| 萍乡市| 双辽市| 凭祥市| 齐河县| 于都县| 邯郸县| 通渭县| 阿坝县| 武城县| 汾阳市| 昭苏县| 林州市| 铁岭县| 韩城市| 桦川县| 苏尼特右旗| 景洪市| 定州市| 武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