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皇子妃奮斗史》
第(2/3)頁
衛詡看安王,微挑了挑唇。
“甚是。”
……
兗州平原,豫州中東平原,而平原極不利于防守,五十萬對陣八十萬,魏景率軍駐太行支脈崎嶺與蛟山相夾之地,不再推進。
此一戰非同小可,季桓肅然:“交戰之地,西北扶昌一帶最適宜。”
崎嶺,蛟山,盤水沅水,高山丘陵平原流水,扶昌一帶俱有,地形復雜。
己方兵力正處于劣勢,盟軍士氣高漲,軍心空前一致,大戰前期極不適宜打硬仗。
魏景十分沉著,按兵不動。
盟軍亦然。
雙方遙遙觀望,長達一月,最終還是盟軍先動了。
盟軍由多達十數股勢力組成,糧草起初各出的各的,但時間一長,囊內不豐的小勢力就吃力了,為軍心穩定,干脆混合在一起。只是這樣的話,諸如濟王周洪幾人是肯定吃虧的,若長久下去,難免微詞。
況且聯軍,一開始那股子心氣很重要,體現在凝聚力上面。此消彼長,盟軍耗不過齊軍的。于是安王等人商議過后,當機立斷,開始進攻。
這進攻也不是盲目進攻,試探性地迂回交戰,引魏景不得不出。
魏景毫不猶豫出兵。
幾番試探,一觸即離,戰事逐漸升溫,或大或小,或進或退,最頻繁時,有五處戰事同時進行。
兩軍狠狠地搏殺在一起,陣法、計謀、沖鋒陷阱日夜不歇,崎嶺延伸至豫州平原上的黃土地上遍撒熱血。
不得不說,聯盟諸侯大敗齊王之心還是足夠堅決的,在目標空前一致的情況下,互相配合很到位,并未出現任何可乘之機。
兼又挾人數優勢,戰意高漲,鏖戰半月,雙方互有勝敗,戰局一直持平,誰也無法壓制誰。
這并非魏景想要的。
如何打破這個平衡,乃他及一干臣將連日商議的唯一重點。
“主公,若要打破僵局,……”
季桓坐不住,站起踱了幾步,蹙眉道:“某以為,恐怕唯有將盟軍引向扶昌一帶一途。”
扶昌一帶,西北方向,就是先前賓主臣將俱看好的交戰之地。
這半月交戰,他們也一直試圖將盟軍引導過去。
可惜盟軍中也非只有庸才,平原交戰,正面硬戰,才是對己方最有利的,不管勝敗,盟軍總會繞回去。
“他娘的!”
季桓一語罷,眾人沉思,張雍左想右想不得法,氣得一擊面前方案,霍地站起來猛踱幾步。
他差點把提著藥箱的老軍醫撞翻,還好陳琦敏捷,及時扶住。
魏景受了點小傷,手背被流箭擦傷,流了點血,他并不放在心上,但諸臣將堅持讓包扎。老軍醫這是包扎好了,剛要退下。
“若要盟軍大動,除非乘勝追擊。”
那只能是己方大敗了。
佯敗?
魏景搖了搖頭,衛詡楊舒等人并非庸才,五十萬大軍佯敗,很難天衣無縫。
一個弄不好,佯敗還容易變真敗。
不妥。
那在沒有兵敗的情況下,如何能引誘盟軍追擊?
魏景沉吟,收回剛包扎好的左手,視線在那圈白中微微泛黃,緊緊纏繞他傷處的麻布上一掠而過,忽一頓。
他抬目,恰好與轉過身的季桓對視。
“若我此時重傷,營中大軍當如何?”
季桓一怔,一個念頭忽然涌起,戰策呼之欲出,他立即道:“當秘而不宣,并立即安排退軍,退回豫州四郡,退回南方,緊守關隘再不應戰。”
退回豫州四郡,扶昌雖略繞遠路,但勝在地勢復雜,利于阻追擊之敵。
賓主二人對視一眼,心照不宣。
……
又戰了兩日,硝煙越來越濃,戰事爆發了一次小**。
張雍小勝后回師,誰知路上遭遇伏擊,敵眾我寡,魏景接報立即命人增援。
盟軍也援。
像滾雪球般越來越大,參戰人數達二十余萬,盟軍嗅到戰機,緊急增援二十萬大軍,欲先速戰速決全殲張雍等將士,再痛擊齊營援軍。
好在魏景料敵先機,親自率十五萬大軍增援。
一場大戰激戰毫無征兆展開,直殺得日月無光。魏景一貫先身士卒,率騎兵營親兵營如尖刃般直刺敵軍密集出,刀鋒所過,無人能擋。
其實,他并不是毫無目的沖殺的。
他知道周洪帳下,有一名神射手孔威,號稱箭貫百丈,虎威強弩,其箭術之高明,北地如雷貫耳。
盛名之下,應無虛士。
他就是專門沖這人來的。
左右脧視,他很快鎖定目標,不著痕跡往那邊殺去。
“那位,就是齊王?”
孔威未見過齊王,但他已能篤定。刀勢縱合,如猛虎出閘,所向披靡,除了齊王還能有誰?
他心臟一陣狂跳。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南省|
荣昌县|
蛟河市|
栾城县|
万全县|
镇坪县|
年辖:市辖区|
满城县|
大新县|
高邮市|
克拉玛依市|
福泉市|
万安县|
舟曲县|
孟津县|
安西县|
三门峡市|
根河市|
绩溪县|
都安|
扬州市|
宁津县|
郸城县|
东阿县|
井冈山市|
乐至县|
墨脱县|
平山县|
秦皇岛市|
深州市|
崇仁县|
莒南县|
琼海市|
祁东县|
祁阳县|
巢湖市|
龙泉市|
蓬莱市|
北碚区|
乐东|
阿拉善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