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皇子妃奮斗史》
第(1/3)頁
魏景和季桓,還真沒有猜錯。
早在齊王突襲南屏關,告破,消息傳回冀州時,衛詡便評價:“齊王智勇雙全,雄才也。”
齊王雄才,對于安王來說并不是個什么好消息。他和魏景乃死仇,對方已雄踞半壁江山,而他只占下半個冀州。
若等魏景取下豫徐兗再北望冀州時,他才考慮對敵,那就太晚太晚了。
安王早有提前動作的心思,但暫限于距離遠且無良機,他一直緊盯著豫州戰場。
他終于等到一個良機,望原大戰,楨泉徐州兩軍大敗,王吉率萬余殘兵狼狽逃竄。
他立即率軍南下,“借”了兗州北。
有好處但他吃不完,遂賣了個好給現階段需交好的盟友周洪,二人結伴南下。
不費吹灰之力,得了一大塊地盤,但事情遠沒完。
“齊王取了徐州后,必北上兗州。”衛詡斷言。
地盤是趁機占了,但若守不住且損兵折將,那將毫無意義。他緩緩道:“徐州得之,兵臨黃河,非難事矣。”
徐州,乃兵家必爭之地,地處南北之間,不管北方伐南,還是南方伐北,它都是一個重要的軍事跳板。
如今南方一統,齊王兵臨豫州,其勢已成,若再被其得了徐州,這被大大小小勢力割據的北方危矣。
衛詡看向安王,緩緩道:“上策,中原及北方諸勢力合軍一處,對戰齊王于其取下徐州之前。”
冀州,周洪加安王,麾下共三十萬大軍;幽州甘元,麾下十五萬大軍;徐州濟王有二十七八萬;青州王吉近十萬。
另外還有并州,并州比前兩年的冀州還要混亂,大勢力無,但中小勢力足有十來二十個。這里游說一下,未必不能拼湊個十余萬兵力。
百萬聯軍,共伐齊王。
此乃最大可能,也是唯一上善,可擊敗甚至殲殺齊王的戰策。
望原大戰后,游說時機已成熟,也是聯軍最好的時間點,否則一旦齊王取下徐州,只怕晚矣。
安王“霍”一聲站起:“沒錯!”
他臉色漲紅,額際青筋跳動,面容看著有幾分欲噬人的猙獰,“謹之所言甚是。”
安王毫不猶豫,立即連續親筆十來封書信,點了郭淮姜信張平等臣,分別出使并幽青徐四州。
提起濟王,昔日飛揚跋扈的赤袍少年立即在眼前閃過,安王忍不住皺了皺眉。
一個生母高貴,自幼驕橫從不收斂;另一個生母卑微,還得仰人鼻息。濟王打小就看不起安王的,他還嘲諷欺壓過后者。這兩人關系實在不怎么好。
“叔禾,你見了濟王后,務必陳明利弊,促成結盟。”
但所有的舊日不和,如今都皆可暫退一射之地。濟王兵力雄厚,不可或缺。故而,徐州安王點了最才思敏捷的郭淮去,并特地囑咐一遍。
稍候,他還會傳信儲竺。
郭淮肅然拱手:“某必不辱命!”
“好!”
……
郭淮日夜兼程,穿兗州,渡合水,在第四天清晨抵達豫州下邑,求見濟王。
濟王頗不喜安王,同是宮人上位的母妃所出,安王這唯唯諾諾的模樣令他厭惡。這幾年他倒明白了原因,但印象已深無法改觀,且他極不恥這種認賊為母兄的發展方式,鄙夷有增無減。
是儲竺勸了他:“殿下,無事不登三寶殿,如今徐州大敵當前,或有御敵契機未定,見見何妨?”
“既如此,那就見見。”
濟王端坐上首,看郭淮被引入見禮,他挑挑眉:“聽聞安王新妻即將臨盆,你家主子不在河間等待新世子降生,遣你來有何事?”
當日安王拋棄妻子,獨身逃出京城,后又娶妻高氏穩立冀州。是夠當機立斷,但也挺招人詬病,極欣賞者有,但鄙夷的也不少。
濟王一照面就提了“新妻”“新世子”,言下不無嘲諷,郭淮頓了頓,拱手笑道:“我家主子在兗州,特地修書一封命在下面呈濟王殿下。”
書信呈到濟王面前,濟王不甚感興趣地瞥了眼,但還是打開了。
“逆王挾五十萬雄兵北伐,其勢之大,無人能比。若不盡早擬良策驅之殲之,中原乃至黃河以北諸州,危矣!”
郭淮肅然拱手:“拒敵之策,唯有聯軍!”
“聯軍?”
本漫不經心的濟王倏地坐直身體,郭淮猛邁進一步,高聲道:“逆王之脅,已迫在眉睫,我家主子已去信并幽青三州,濟王殿下當三思而行!”
郭淮跟隨安王多年,早知濟王驕橫傲慢,也不用尋常法子苦勸,而是單刀直入,簡明扼要陳明所有厲害。
“逆王已穩坐豫州,明日劍鋒所指,必是徐州!”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洱源县|
定安县|
乾安县|
营山县|
沂南县|
偏关县|
汪清县|
乌恰县|
凌云县|
岑巩县|
延川县|
确山县|
凉城县|
金门县|
金阳县|
甘孜|
滦南县|
重庆市|
萨嘎县|
崇礼县|
开阳县|
永兴县|
健康|
靖江市|
师宗县|
德钦县|
康定县|
溆浦县|
新田县|
博客|
安远县|
永丰县|
马山县|
无极县|
巴中市|
化隆|
宾川县|
明水县|
遵义市|
左权县|
石家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