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聰明人不會少-《三國之最強義父董卓》
第(1/3)頁
第219章 聰明人不會少
蔡邕覺得董卓是在他的傷口上撒鹽。
甚至是狂妄的撒鹽。
不過董卓卻沒在乎蔡邕的情緒。
先前在討論《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三本蒙學讀物后,董卓忽然想起來,蔡邕領了一群人在洛陽刻了許多石碑。
這些石碑當時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刻成后立于當時的洛陽城開陽門外洛陽太學所在地。
所有的石碑加起來有四十六塊,每塊三米多高、一米多寬,一共刻了八年。
董卓想起這些石碑,到不是因為他覺得石碑上的東西有多難得,畢竟他也不是一個儒者。
他之所以會想到這些石碑,是因為石碑刻成后,“其觀視及摹寫者,車乘日千余輛,填塞街陌。”
石碑刻成之后,看的人很多,這個也不重要,重要是有“摹寫者”。
所謂摹寫者,就是去拓印的人。
用紙緊緊覆蓋在作品上,用黑色或彩色材料拓印的人。
想到這里,董卓不由想到,這不是類似于雕版印刷嘛!正因此董卓這才又將蔡邕、楊彪二人喊了回來。
“伯喈、文先,方才本相忽然有個想法,且說與你們聽聽。”
“至蔡侯造紙以來,如今已過去有百余年時間,但我大漢朝用紙的還不是特別多,大多用竹簡、絹帛。”
“先前在伯喈家中發現了宣紙,本相特地命人去尋了那造紙之人,而后又命宮中匠作繼續改進紙張。”
“方才想起當年你在洛陽刻的那些個石碑,據說觀者如堵,其中不乏臨摹者。”
“本相的想法是,若是用木板將字反刻其上,在將紙印上去,這樣以來要比抄書要快上許多,而且紙張輕便便于攜帶,適合大規模推廣開來。”
董卓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此言一出,楊彪臉色出現了一瞬間的陰沉,那絲陰戾一閃及逝,但還是被董卓察覺到了。
而在下首的蔡邕聽了董卓的話,不自覺的瞟了楊彪一眼。
董卓心中暗恨道,果不其然。
這群老家伙其實心中早就知道可以這么干,但自己沒想到的時候,他們絕對不會提醒自己。
現在想想,那些個士子都知道用紙去石碑上拓印,難道聰明如楊彪、蔡邕者他們不會想到?
但是他們想到了,卻沒有想著去大規模拓印成書,這又是為何?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沿河|
克什克腾旗|
临朐县|
栾城县|
额尔古纳市|
佳木斯市|
绍兴县|
南投市|
甘肃省|
安徽省|
山阴县|
临沧市|
蒙阴县|
新沂市|
建始县|
哈尔滨市|
广安市|
海城市|
红原县|
天祝|
灵璧县|
山丹县|
卢湾区|
色达县|
临江市|
夏津县|
平潭县|
资兴市|
定安县|
天台县|
铜鼓县|
丰顺县|
白朗县|
拉萨市|
福贡县|
阆中市|
江永县|
天台县|
法库县|
青海省|
永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