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更何況斬首的還是擅長騎兵作戰的胡人軍隊。 雖說如今戰爭雙方一言不合便是“數十萬人馬”,但實際作戰人數并沒有那么多。 一般而言只要超過三萬人馬,便能號稱十萬,甚至二十萬人。 人馬過萬無岸,擅長領兵的將領能夠觀察出敵方的人數,但這也只是通過經驗和探報進行大概判斷而已。 像董卓最初進洛陽城時,手中只有嫡系隊伍三千余人,董卓怕領兵太少震懾不住滿朝文武百官。 便想出了白日進城,晚上偷偷出城,造成了兵馬源源不斷的錯覺。 滿朝文武可不是傻子,董卓能夠瞞住他們,也可以顯出董卓的確本事過硬。 由此可見,戰場中的參戰人數水分非常多,至于十萬人以上的軍團作戰,那便有人敢號稱數十萬人馬。 不過無論是號稱多少人馬,最后戰果卻是變不了的。 五千余首級,那可是真實存在的。 首先要先將這些砍下的頭顱腌制保存起來,然后再由需要軍法官一個一個清點。 當然在戰爭中也有謊報戰功的事情,同時也會有殺良冒功的情況。 但董卓相信張遼不會欺騙自己。 這戰功的上報肯定是由張遼告知給徐榮的,從張遼口中所說的話,那肯定不會有半點摻假。 畢竟張遼如今可是董卓的義子! 董卓心中歡喜,如今雍州地區已經完全進入修整狀態,司隸地區也逐漸趨于安定。 并州出兵之后又有大捷傳來,這可是增加自己聲望的好機會。 畢竟殺死的可是胡人。 董卓可是知道在另外一個世界上,自己的義女蔡琰被匈奴人擄走,最后在匈奴生活了十二年之久。 這還算蔡琰運氣好,擄走他的是左賢王,而且蔡琰本身才學不潛,加上又出身名門。 這才使得蔡琰在匈奴過得還算安穩,最后還生了兩兒子。 如果另外換一個女子,那結果可想而知。 不過據董卓判斷,蔡琰被匈奴人擄走,應該是發生在李傕、郭汜二人在長安之地亂戰之時。 那時候兵荒馬亂,蔡琰父親蔡邕也因董卓而死,其在無人庇護之下才被擄掠到了匈奴。 如今董卓依然健在,自然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匈奴人乃是漢人大敵,能夠抵御外敵防止國民免受殘害,這難道不值得宣揚一番? 做了好事當然要讓別人知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