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就是這不是問題的問題,卻變成了大問題。 漢室宗親中如今有三人聲望正濃。 一人為益州牧劉焉。 一人為幽州刺史劉虞。 一人為荊州刺史劉表。 這三人乃是當(dāng)皇帝的最佳人選。 益州牧劉焉直接被袁紹排除了,這個劉焉雖是漢室宗親,曾擔(dān)任過宗正之職。 但這劉焉可不是什么好東西。 因為如今天下各方相互征伐除了黃巾賊作亂等原因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出在這個劉焉身上。 劉焉向朝廷提議,用宗室、重臣為州牧,在地方上凌駕于刺史、太守之上,獨攬大權(quán)以安定百姓。 聽上去像是個好事,但包括劉焉自己在內(nèi),成為州牧后對朝廷的詔令便不加理會了,不再受朝廷的控制。 當(dāng)然也正因此,袁紹才能有現(xiàn)在這樣的權(quán)利,袁紹之所以認為他不是好東西是因為覺得劉焉這個人野心太大。 野心大,見識非凡,自己又割據(jù)一方,益州與冀州相隔千里之遙,就算立他做皇帝,對自己也沒有好處,肯定不好控制。 甚至可能會捅自己一刀子,這樣的事情可不能干。 至于劉表。 袁紹第二個排除的就是他,劉表年少成名,“八俊”之一,單騎進荊州,短短一年時間便將荊州安定下來。 本來也是上佳的人員。 不過這么優(yōu)質(zhì)的選擇,被袁紹排除的原因是因為劉表是董卓推薦的。 荊州刺史王叡為孫堅所殺,董卓上書派劉表繼任荊州刺史。 而且當(dāng)初袁紹組織眾人討伐董卓時,劉表身為漢室宗親竟然沒有出兵! 這可是非常讓人耐人尋味的事情,從劉表的態(tài)度可以看出,其實他對董卓的惡感并不是那么強烈。 要不然就算隨便意思意思,做做樣子也好。 劉表連個樣子都沒做。 難道是因為董卓舉薦了劉表繼任荊州刺史的原因? 事情恐怕沒有這么簡單。 總而言之,這個董卓簡直是個攪屎棍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