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中郎將段煨可為其副,輔助黃琬。” 董卓此言一出,那些之前沒有資格接受董卓邀請參加筵會的人心中頓時一怔。 司空?! 典農中郎將? 黃琬? 眾人眼光不知覺向黃琬瞟去,而此時的黃琬安靜的立于殿內。 黃琬之前便是司空,只不過因為反對董卓遷都被罷免了,現在又給他按了回去。 眾人心中難免有些詫異,看樣子董相國是和黃琬修好了? 劉協聞言,依舊輕聲道:“依尚父所言。” “命黃琬為司空,領典農中郎將,段煨為其副,負責屯田一事。” 這時只聽董卓接著說道:“光祿大夫楊彪,博學多才,海內聞名,臣表楊彪為太尉。” 太尉? 楊彪?! 這時就連黃琬臉上都露出詫異之色。 太尉,那可是三公之位,管軍事。 只不過現在朝廷兵馬都是有董濁親信人馬掌握,這個太尉只能算個名義上的軍事長官。 但這份殊榮也是不可多得,楊彪出任太尉后,楊家可就是有四位位列三公的人了。 說出去可是比袁紹還要顯赫一籌。 劉協聞言也愣了一下,他年紀雖小,但卻早慧,既然董卓這樣說了,他還是開口道:“依尚父所言。” 董卓見小皇帝應聲,接著又說道:“中郎將蔡邕,曠世逸才,臣表其為司徒。” 這…… 殿內眾臣這一下完全懵了。 今日這朝會不一般啊。 司空、司徒、太尉,這三公九卿中地位最高的三個官職就這樣被安排出去了? 而且安排的外人也挑不出任何毛病來。 楊彪任職太尉,可以說是家學淵源。 黃琬任職司空,這是官復原職。 蔡邕任職司徒,以蔡邕當世的名望沒有問題,而且蔡邕早年曾為司徒掾吏,又為官多年,可以說能力上面也沒有問題。 讓眾人感到奇怪的是,董相國的變化實在太快了。 難道是要走之前的老路子? 眾人想到了董卓之前拉攏其他士族子弟時的做派。 這時劉協依舊應聲道:“依尚父所言。” 董卓已經習慣了劉協的回答,又開口道:“臣表呂布為奮武將軍,張濟為司隸校尉,李傕為前將軍,郭汜為后將軍,徐榮為左將軍,樊稠為右將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