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292-《我在美漫世界有一個商店》


    第(2/3)頁

    帝嚳封泰山,禪云云;

    堯封泰山禪云云,舜封泰山,禪云云;

    禹封泰山,禪會稽;

    湯封泰山,禪云云;

    周成王封泰山,禪社首:皆受命然后得封禪。”

    《路史》中記載,作為炎帝后裔的蚩尤“興封禪”,也透出封禪起源的消息。

    以上諸說,顯示了封禪起源的縱向系統。它雖開法構成信史,卻有重要的參照價值。

    封禪的實際意義是什么?

    漢代班固《白虎通義》說:“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義也。始受命之時,改制應天,天下太平,物成封禪,以告太平也。”

    《五經通義》曰:“天命以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報群神之功。”

    也就是說封禪似乎純粹出于政治目的,表示帝受王命于天,向天告太平,對佑護之功表示答謝,當然更要報告帝王的政績如何顯赫。

    歷史有記載的泰山封禪,第一位帝王是秦始皇。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也就是統一六國后的第三年,始皇東巡郡縣,先到鄒嶧山,行祭禮,刻石頌秦功業,又召集齊、魯的儒生博士七十余人到“天下第一山”——泰山下,商議封禪的典禮,以表明自己當上皇帝是受命于天的。

    儒生們的議論卻各不相同,難于施行。

    于是始皇帝遂自定禮制,整修山道,自泰山之陽登山,在岱頂行登封禮,并立石頌德,借用原來秦國祭祀雍上帝的禮封泰山、禪梁父,刻石頌秦德。

    頌辭稱:

    “皇帝臨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飭。

    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賓服。

    親巡遠方黎民,登茲泰山,周覽東極。

    從臣思跡,本原事業,只頌功德。

    治道運行,諸產得宜,皆有法式”云云,都是稱頌自己的功德,共一百四十七字。

    刻石是四面環刻,頌辭刻了三面。

    其實質則為鞏固皇權,粉飾太平,帶有一種君權神授的意味。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州市| 全南县| 高陵县| 九寨沟县| 军事| 武乡县| 盱眙县| 屏南县| 五常市| 科尔| 峨眉山市| 富锦市| 卢湾区| 扶风县| 东莞市| 砀山县| 普兰县| 株洲市| 西乌珠穆沁旗| 平阳县| 兴海县| 张家港市| 西贡区| 宜黄县| 乌兰县| 饶阳县| 武义县| 绥滨县| 许昌市| 白玉县| 廊坊市| 沙坪坝区| 宽城| 东乡族自治县| 安仁县| 福贡县| 东乡| 河津市| 新巴尔虎右旗| 盱眙县| 称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