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我在美漫世界有一個商店》
第(1/3)頁
第047章王劍
民國十七年(1928年),社稷壇被命名為“中山公園”,拜殿改稱“中山堂”。
社稷壇布局是依照周代以來皇宮舊制設置的,即如《考工記》所記載的“左祖(太廟)右社(社稷壇)”的布局。
社稷壇全園面積約360余畝,主體建筑有社稷壇、拜殿及附屬建筑戟門、神庫、神廚、宰牲亭等。
社稷壇祭壇外呈正方形,寄寓“天圓地方”之意,是一座用漢白玉砌筑的三層平臺,高0.96米,其周長上層為15.95米、中層16.9米、下層17.85米,四面各設四步臺階。
祭壇上層按照中國東、南、西、北、中的方位區(qū)域,分別鋪設青、紅、白、黑、黃五種不同顏色的土壤,俗稱“五色土”。
泥土由各地州府運送而來,寓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象征領土完整、國家統(tǒng)一以及金、木、水、火、土五行為萬物之本。
壇臺中央立有一方形石柱,名為“社主石”,又稱“江山石”,意指江山永固。
壇臺四周有三重圍墻,內(nèi)墻為壝垣(矮墻),初始時以磚砌墻,后涂上青、赤、白、黑四種顏色,后改為四色琉璃磚,與壇臺相呼應。
拜殿是明清兩代帝王在祭掃途中避風雨的地方,故名拜殿,始建于明代,面闊5間,進深3間,黃琉璃瓦歇山頂,重昂七踩斗拱。
室外和璽彩畫,室內(nèi)為金龍枋心旋子點金彩畫,也是改變功能后的改動。
殿內(nèi)為徹上明造,無廊步,歇山角梁與采步金和下金檁相交于垂柱,這是明代無廊殿座的結構特征,足證此殿仍是明初原物。
門窗裝修已非舊物,現(xiàn)中三間隔扇門,梢間間檻窗。
戟門同拜殿前后連陛,都立于約1米高的白石臺基上,臺階六步。
外壇墻周長約為2015米,天安門內(nèi)西廡正中為社稷街門,東向,黃琉璃筒瓦歇山頂,面闊五間,進深三間。
端門內(nèi)西廡為社左門,黃琉璃瓦歇山頂,面闊三間,進深一間。
社稷壇東北門在午門前闕右門之西,原為黃瓦三座門,經(jīng)過改建,已失去原狀。
蘭亭八柱原在圓明園的四十景之一“坐石臨流”處,仿紹興蘭亭而建。
亭為重檐藍瓦八角攢尖頂,置蘭亭碑于亭內(nèi)。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陵水|
清镇市|
兴业县|
泗阳县|
保靖县|
苏尼特右旗|
上杭县|
梓潼县|
寿阳县|
西峡县|
玉门市|
新民市|
绵竹市|
明星|
广丰县|
定安县|
德惠市|
阜南县|
郁南县|
碌曲县|
临安市|
海盐县|
绍兴县|
大石桥市|
日照市|
商丘市|
即墨市|
横峰县|
泗洪县|
海原县|
陇南市|
南部县|
盈江县|
崇义县|
宁国市|
南城县|
永嘉县|
盐山县|
务川|
嘉兴市|
台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