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060章 f-15e“打擊鷹” 聽到金閃閃的話,周文文先是一愣,就要說出“這東西有一大半是塑料好吃個毛”時,周文文仔細回憶了f-15的覽料,繼而臉色詭異的說道。 “能吃,而且我估計很好吃。” 如果周文文沒有記錯的話,和許多戰斗機,f-15戰斗機機身為全金屬半硬殼結構,機身由前、中、后三段組成。 前段包括頭部雷達罩、座艙和電子設備艙,主要結構材料為鋁合金和復合金屬。 中段與機翼相連,部分采用鈦合金件承受大載荷,約占此段重量的20.4%,前三個框為鋁合金結構,后三個為鈦合金結構。 后段為鈦合金結構發動機艙,鋸齒形前緣的平尾為全動平尾,面積大,可滿足高速飛行和機動需要。 f-15機翼設計采用切尖三角翼翼形,可以改善機翼結構、增大機內容積,同時可以使飛機在跨音速區的阻力增加變得更加平緩,飛機跨音速時焦點移動量也較小,減小了配平阻力。 為了改善飛機亞音速性能并考慮重量、制造工藝和系統復雜性方面,f-15采用了無前后緣機動襟翼和前緣固定錐形扭轉設計,前緣后掠45度,機翼相對厚度為6%/3%(翼根/翼尖),而沒有采用當時已經得到普遍應用的前緣機動襟翼。 f-15機翼采用高達3的展弦比,配合為5的根梢比,有利于推遲翼尖分離,明顯減小了機翼誘導阻力。 而較大的展弦比提高了機翼升力線斜率,改善了機翼升力特性。 同時展弦比增大,超音速零升阻力系數也增大,增大了跨/超音速的波阻。 這個缺點,則利用強大的發動機推力和其它方面的設計來彌補。 翼面積56.48平方米,下反角1°,安裝角0°。機翼上僅有后緣高升力襟翼和副翼共4個操縱面。 f-15機翼結構為多梁抗扭盒型破損安全結構,前梁為鋁合金,后三梁為鈦合金。 內側整體油箱的下蒙皮采用鈦合金壁板,其余為鋁合金機加工整體壁板。 機翼前后緣、襟翼、副翼均為全鋁蜂窩夾層結構。機翼的破損安全結構,配合承力蒙皮,只要有一根翼梁仍然完好,就可以支持飛機繼續飛行,大大提高了飛機的生存能力。 f-15垂直安定面和平尾均為硼纖維復合材料、鈦合金抗扭盒和全厚度鋁夾芯和硼-環氧復合材料面板構成的蜂窩壁板蒙皮,夾層結構。 兩者的抗扭盒為鈦合金結構,前后緣為全鋁蜂窩結構。 方向舵采用碳纖維-環氧復合材料梁肋和硼-環氧面板和鋁夾芯蒙皮。平尾和方向舵均可以左右互換。 垂尾采用大展弦比、中等后掠角設計,前緣后掠角37°,外傾2°,高度較大,大迎角下可以明顯改善飛機的航向穩定性,從而保證f-15可以有效的進行大迎角機動。 平尾為大后掠全動低平尾設計,前緣后掠角50°,具有前緣鋸齒和翼尖斜切設計。 性能數據 f-15戰斗機基本參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