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重置版 014-《我在美漫世界有一個商店》


    第(2/3)頁

    裴駟《集解》:“如淳日:‘既為相國,有警則將率而屯守也,’案:律謂勒兵而守日屯。”

    《漢書·趙充國傳》載:“遷中郎將,將屯上谷。”意為典領邊郡屯兵,屯守邊郡。

    “將屯兵”、“屯兵”是屯駐于邊郡的野戰部隊。

    這種將屯兵主要由戍卒組成,東漢后戍卒減少,大量使用募兵和弛刑徒。

    直屬護羌校尉營中編制內的將屯兵,是由戍卒、募兵和弛刑徒構成正規軍。

    據《后漢書·鄧訓傳》載,張紆濫殺降羌引發羌人大起義后,和帝永元元年(89),鄧訓代為護羌校尉,“經常屯兵,不下二萬,轉運之費,空竭府帑。”

    這二萬人是戰時兵員數。

    待鄧訓安撫叛羌后,“遂罷屯兵,各令歸郡。

    唯置馳刑徒二千余人,分以屯田,為貧人耕種,修理城郭塢壁而已。”

    可見二千余人是平時的規模,主要是馳刑徒。

    其余征發來的戍卒、花錢雇的募兵均被遣散了。

    郡縣系統的邊地騎士:

    郡縣系統的邊兵歸邊郡太守指揮。

    這些軍隊構成復雜,但人數不少,足可獨擋一面。

    《續漢書·百官志五》注引《漢官儀》曰:“邊郡太守各將萬騎,行障塞烽火追虜。”

    邊郡太守往往稱作“郡將”,而太守府亦稱作“莫(幕)府”,不僅負責邊郡政務,也有統領屯兵和負責邊疆防務的責任。

    西漢時邊郡太守經常拜為將軍領兵參戰。

    據《漢書·宣帝紀》載:本始二年(前72),云中太守田順為虎牙將軍,和其他將軍一同領軍北擊匈奴。

    神爵元年(前61),西羌叛,拜酒泉太守辛武賢為破羌將軍與強弩將軍許延壽等領軍配合后將軍趙充國平羌。

    據《漢書·馮奉世傳》載:元帝永光二年(前42),拜定襄太守韓安國為建威將軍,領兵萬人,協助右將軍馮奉世平定羌亂。

    自東漢初“罷邊郡亭候吏卒”后,其兵源主要靠募兵、弛刑徒及夷兵從事邊郡候望防衛。

    但邊郡每有戰急,仍如西漢一樣在郡內征兵。

    邊郡的正卒大多數是騎兵部隊,在邊防軍中有較強的獨立性和戰斗力,人數也多。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蕉岭县| 手游| 滨州市| 德兴市| 建瓯市| 溧阳市| 普洱| 临颍县| 宁城县| 绿春县| 阳高县| 庆云县| 新竹县| 霞浦县| 朝阳县| 广宁县| 商都县| 古田县| 修武县| 安西县| 双鸭山市| 万源市| 德保县| 丽江市| 孝义市| 同江市| 营山县| 和硕县| 香河县| 邳州市| 合肥市| 垦利县| 桂平市| 华宁县| 红安县| 寿光市| 柳河县| 绵阳市| 光泽县| 阿拉善右旗| 七台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