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十萬這怎么可能?” 北宮伯玉立刻提出了質疑,韓約雖然也有點疑問,但在東漢政壇工作過年的他,明白此時漢軍,還是能組織到那么多人。 人雖有,但韓約卻嚴重質疑其戰斗力,韓約便決定趁著敵人還未準備好,殺他個措手不及。 韓約便把這個想法說給北宮伯玉、宋建聽,而兩人也不約而同的,對這個想法而贊同,因為兵力優勢太大。 在之前,雖然接連遭遇了邊章之戰的失敗,護羌校尉府戰斗失敗,與漢軍的正面戰斗中也沒占到什么便宜。 但在周文文離開后,抓住機會的韓約、北宮伯玉趁機回師奪回了金城,并與一直在袍罕招軍的宋建達成同盟。 宋建在將袍罕榨干,又賣給鮮卑人后,只在袍罕留了點人,便率軍離開袍罕,和韓約、北宮伯玉合師后進軍護羌校尉府,數日內便完成了破城的壯舉,還將三人的軍隊人數從七萬擴大到十萬(公元185年十萬叛軍進軍三輔)。 在得知袍罕附近有敵人后,韓約、北宮伯玉和宋建匆忙領衛隊,趕回金城加強防守,大軍則于1天后,回到了金城。 而此時,周文文還在與鮮卑人作戰,所以當周文文戰勝鮮卑人并吞并掉其鮮卑騎兵時,韓約、北宮伯玉和宋建的軍隊,己經回到了金城,并有充足的時間,進行休息。 想到這,自信滿滿的韓約揮下了進攻的旗幟,看到旗幟晃動的大軍在出城后,立刻奔向了東面,準備以正面戰再以數量優勢,擊潰敵人。 從拼多多上買到了垃圾單筒望遠鏡看到這一幕的周文文,絲毫沒有畏懼,他無比冷靜的發出一個又一個命令。 “重步兵軍團上前......重裝戟兵軍團進軍左翼......重裝標槍步兵軍團進軍右翼......步兵軍團接替重步兵軍團。” “多標弩車,弩兵軍團、三島長弓手軍團集火射擊左翼、右翼,先左后右,弓箭手軍團打擊正面。” “黃巾民兵分兩隊,一隊護大軍南面,一隊護大軍東面,青州黃巾民兵與一半斯巴達奴隸步兵護住西面,剩余一半斯巴達奴隸步兵充當預備隊,哪個方面有受損,就派出百人隊填補。” “槍騎兵軍團、輕騎兵軍團、納托草原重騎兵軍團、黑矮人火槍手巨巖羊重騎兵軍團帶領破城弩車,繞后奇襲金城,如果戰事不利,就攻擊敵軍后翼!” “斯巴達奴隸騎兵隨我行動!” 周文文現兵力: 步兵軍團:500多名。 槍騎兵軍團:200多名 重步兵軍團:1500多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