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011章 對護羌校尉的研究1-《我在美漫世界有一個商店》


    第(2/3)頁

    也常調動指揮軍隊駐扎屯田,征發各郡屯田兵配合治羌征羌部署。

    如和帝永元元年(89),護羌校尉鄧訓在降服諸羌后,遣還各郡屯兵,“唯置弛刑徒二千余人,分以屯田,為貧人耕地,修理城郭塢壁而已。”

    順帝永建六年(131),護羌校尉韓浩為威逼群羌,“轉湟中屯田,置兩河間。”

    護羌校尉為履行職責需要相應級秩,但以往研究多泛泛而論。

    作者以為在邊地復雜的行政運作和軍事調度等級結構中,通過比較可以較準確認識護羌校尉官署組織的級別和地位。

    據《續漢書·百官志五》億載:“護羌校尉一人,比二千石。”

    同秩類似的官職還有使匈奴中郎將、護烏桓校尉。

    據《漢書·百官公卿表上》載:“西域都護加官,宣帝地節二年初置,以騎都尉、諫大夫使護西域三十六國,有副校尉,秩比二千石,丞一人,司馬、候、千人各二人。”

    《后漢書·匈奴傳》中有提到西域都護但未說明品秩。

    《漢官儀》說西域都護“秩二千石”,按西域都護初設為騎都尉、諫大夫的加官,騎都尉為“比二千石”;上述同類官職均為“比二千石”,因此《漢官儀》可能有誤。

    護烏桓校尉在《后漢書·烏桓傳》中載:武帝“始置護烏桓校尉,秩二千石”,但《續漢書·百官志五》和《漢官儀》均記“秩比二千石”,綜合判斷也應是“比二千石”。

    這四項官職性質都是邊疆民族事務管理機構,均持節。

    但西域都護、使匈奴中郎將在任務上似乎更艱巨,朝廷對西域、匈奴似乎也更為重視,都為之配備了副職“副校尉”,而護羌校尉、護烏桓校尉都沒有副職。

    據《漢書·百官公卿表上》載,西域都護“有副校尉”,這是由漢中央政府直接任命的都護副職,非都護自聘的幕僚。

    權力很大,有時能發揮重大作用。

    元帝建昭三年(前36),陳湯以副校尉與都護甘延壽出使西域,審度時宜,不顧延壽反對,矯制發兵攻殺在西域暴虐跋扈的北匈奴郅支單于,著于史書。

    殤帝延平元年(106),梁懂任西域副校尉,也是力挽狂瀾建大功。

    安帝元初六年(119)以后,不再設都護,但在敦煌置副校尉領護西域。使匈奴中郎將也有副校尉或副中郎將,在《后漢書·南匈奴傳》中見有副校尉王郁、副中郎將龐雄。

    設置時間最早的是護烏桓校尉,設于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它為后來設置的類似機構提供了范本。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交口县| 白朗县| 广南县| 斗六市| 疏勒县| 龙山县| 邳州市| 错那县| 陈巴尔虎旗| 甘谷县| 沛县| 什邡市| 宁晋县| 醴陵市| 阆中市| 温宿县| 溧水县| 台州市| 临桂县| 平江县| 鲁甸县| 广丰县| 普定县| 三穗县| 托里县| 班玛县| 大名县| 兴义市| 商河县| 宝清县| 太谷县| 石嘴山市| 唐山市| 庆阳市| 遵义县| 平原县| 墨玉县| 丹巴县| 临沂市| 长海县| 高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