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被美軍寄予了希望的這枚agm-84a魚叉反艦導彈,在他們的注視下,落得一個粉身碎骨下場,而這也讓廳內的美軍都驚訝的站了起來。 這其實不是agm-84a魚叉反艦導彈第一次失利。 ...... 因為標準sm-12防空導彈在必要時可當短程反艦導彈使用,而由于超音速的標準導彈遠快于次音速的魚叉導彈,因此搶先擊中了約珊號。 而當美軍這枚rgm-84d飛抵目標上空時,約珊號的艦體正迅速下沉,干舷過低,因此這枚導彈從目標上空掠過,在找不到目標的情況下自毀落海。 結果在這場罕見的魚叉導彈大對決中,雙方發射的魚叉導彈都未立寸功。 兩伊戰爭,兩架美軍a-6e攻擊機與伊朗的1540ton英制mk.5型護衛艦薩漢號交戰,美軍攻擊機先后以兩枚魚叉導彈和數枚鐳射導引炸彈攻擊薩漢號,但攻擊并沒有造成有效傷害。 而在隨后,美軍查爾斯·亞當斯級驅逐艦約瑟夫·施特勞斯號ussjosephstraussddg-16號又以一枚rgm-84d命中該艦,最后滿身瘡痍的薩漢號在當夜才沉入波斯灣。 而在1986年3月的美利沖突中,美國的魚叉反艦導彈才首開實戰記錄。 在1986年3月23日,美國海軍以美利堅號ussamericancv-66號與珊瑚海號航空母艦usscoralseacv-43虧為首的戰斗群在利比亞錫德拉灣附近水域進行威嚇演習。 在3月24日,美國海軍提康德羅加號ussticonderogacg-47號導彈巡洋艦與另外兩艘美國艦艇越過利比亞海軍宣布的“死亡線”,進入錫德拉灣。 利比亞立刻予以回應,對進入錫德拉灣上空的美國軍機發射sa-5防空導彈,并派遣戰機攔截,不過并沒有成功。 在3月24日晚間,一艘利比亞海軍戰士-iig級導彈快艇格魯德號利用夜色接近美國艦隊,企圖發動攻擊,然而格魯德號的一舉一動早就被美國海軍密切監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