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63章 普氏野馬(加更)-《我在美漫世界有一個商店》


    第(1/3)頁

    野馬?

    見到這個提示,周文文有些不解,等他上網去查后,他這才意識這任務有多坑爹。

    因為總的來說,現存的野馬只有兩種,一種是歐洲野馬,一種是普氏野馬。

    歐洲野馬滅絕于1876年,于是周文文的希望只能拜托在普氏野馬上,但網上查到的關于普氏野馬的消息,就更加讓人絕望了,因為在那片區域。

    普氏野馬,學名:equusferus、equusferusssp.przewalskii,又稱蒙古野馬,注意普氏野馬不是蒙古馬。

    普氏野馬是大型有蹄類哺乳動物,體長約210厘米,肩高約110厘米,尾長90厘米,體重350千克。

    頭部長大,頸粗,耳比驢短,蹄寬圓。外形似家馬,但額部無長毛,頸鬃短而直立。

    夏毛淺棕色,兩側及四肢內側色淡,腹部乳黃色;冬毛略長而粗,色變淺,兩頰有赤褐色長毛。

    體型健碩,從比例上來說,頭部較大而短鈍,脖頸短粗,口鼻部尖削,嘴鈍,牙齒粗大,耳比家馬小而略尖。

    耳短而尖,口鼻有斑點,額發極短或缺如,不似家馬具有長長的額毛。

    背部平坦,有明顯深色背線,順脊柱由肩部向后延伸至尾部;四肢短粗,腿內側毛色發灰,常有二至五條明顯黑色橫紋,小腿下部呈黑色,俗稱“踏青”腿。

    蹄型比家馬小,高而圓。尾基著生短毛,尾巴粗長幾乎垂至地面,尾形呈束狀,不似家馬自始至終都是長毛。

    普氏野馬棲息于山地草原和荒漠,天生靈性機警,善奔跑。

    一般由強壯雄馬為首領結成5-20頭馬群,營游移生活,普氏野馬原分布于準葛爾盆地北塔山及甘肅、內蒙古交界的馬鬃山一帶。

    這還沒完,根據網上的記載,在普氏野馬被發現后不久,來自俄、法、英等國的研究機構和博物館就對蒙古野馬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起初,因為普氏野馬難以捕獲,所以僅僅只是一些頭骨和皮張被陸續運回歐洲加以研究和保存,但在經過幾度嘗試后,發現成年野馬幾乎無法捕獲,這些成年野馬十分機警,逃跑也特別快。

    人們只好捕捉剛剛出生的小馬,在1899年至1903年,共有總計50匹左右野馬被相繼運抵歐洲,成為了第一批由人工飼養的蒙古野馬。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来安县| 富蕴县| 土默特右旗| 宁德市| 吴桥县| 湘潭县| 东至县| 陕西省| 永新县| 泸溪县| 灵台县| 建湖县| 潞西市| 华容县| 读书| 柳州市| 新闻| 喀喇沁旗| 襄城县| 呈贡县| 岐山县| 滦平县| 肥西县| 靖江市| 建昌县| 宁国市| 汶上县| 阜南县| 土默特右旗| 中牟县| 老河口市| 平舆县| 成武县| 江阴市| 桦南县| 隆德县| 察隅县| 连云港市| 葫芦岛市| 黔西县| 武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