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還沒寫完,等明早再看吧……實在抱歉。 …………………… 金剛石的單晶納米技術,優勢是光電運算結合,因為用那個來做光電芯能耗是最低的,比石墨烯有優勢,碳芯也不是說一定是烏漆麻黑的石墨烯,金剛石就是碳。 華為研究院的碳應用團隊現在還真的在探索這個,碳應用技術一旦突破了,就將原來的納米管技術限制拋到腦后了,現在就差臨界點而已。 金剛石是可以做芯片的,還可以光運算和電運算結合,現在的芯片是電運算,下一代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光芯,用光子來代替電子,但那樣需要光電轉換,另一個是用碳技術,取代現在的硅基或者鉬基,而金剛石可以兩者兼顧,如果解決材料延展性和曲韌度的工藝,那么下一代的顯示屏是跟芯片合體的,沒有電路了,沒有總線了。 金剛石強度高,不怕壞,但它的延展性和曲韌度不好,而且沒有自由電子,不易導通。 但金剛石的光導性非常好,現在新的技術,實現了金剛石的納米單晶體的拉伸和彎曲的性能,而且單晶體能實現良好的導電性,又保住了原來的光導通能力。 用這種材料來制件顯示屏,不用分層了,也不需要再配一個解碼成像芯片了,可以直接做在一起。 而且用光子來實現運算,光邏輯門的速度、效率、能耗都可以降低一個數量級。 且它不會被芯片或oled顯示屏那種精細化的制造精度限度,一下就把路子走寬了。 這樣的顯示屏,線性跳到16k畫面是很容易的,能耗低于當前的十分之一。 電子芯片或電子顯示屏容易發熱,晶體管做得越來越細,對生產工藝要求高,而實現了光運算的金剛石軟屏則沒有這個顯制,他的芯片或者光單元的生產工藝當前的生產很容易實現,不需要7納米的光刻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