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因材施教,分流培養(yǎng)?” 鄭強低聲說著,也不知道是在問陳灝還是問自己。 一旁慢走的陳灝點點頭,說道:“北大元培的模式我覺得很不錯。而且咱們光華的學生生源質(zhì)量的確相差太多。只能劍走偏鋒,集中精英化培養(yǎng)更能搞出成績。” 聽著陳灝的話,鄭強搖搖頭,感慨道:“這樣不好搞啊,就怕付出了不少沒弄出成績。” 鄭強的這個擔憂,也是一眾校領(lǐng)導的所心想的。 對于這個,陳灝自然也有所顧慮,但只能放在心里,至少明面上要擺出一副十分自信的模樣。 誰都可以沒有信心,唯獨他不能有! “有困難是正常的,只要我們鐵了心要搞下去,總能突破的。” 說完,陳灝精神一提,渾身上下都散發(fā)著自信地氣息,說道:“反正我們光華別的沒有,就是錢多!就算堆錢也要把人才給堆出來!” “別的學校怕承擔試錯成本,我們光華不怕!” “總能踏出一條屬于我們光華大學的道路!” 陳灝一番雄心壯志讓鄭強臉上浮現(xiàn)出笑容,看向陳灝的目光里也充滿著欣賞。 他笑著輕輕在陳灝的肩膀拍了拍,支持說道:“陳校長雖然年紀不大,但卻很有想法!加入光華大學或許會是我一輩子做過最對的決定!” “能夠把鄭校長邀請過來,也是我做過最對的決定之一。”陳灝露出笑容,有鄭強的鼎力支持讓他很滿意。 畢竟他再怎么折騰科技,地基仍然是光華大學沒有變動過。 挖來的人才哪有自己培養(yǎng)的人才香? 而且自己培養(yǎng)出來的忠誠度才高! 越是頂尖的人才越難挖,畢竟這個世界上不是只有光華一所大學,也不是只有光華半導體、天馬電子等這幾家公司。 陳灝擲地有聲地說道:“學校的師資力量還需要加強,這一塊就麻煩鄭校長了,至于薪資待遇一塊,只要是人才的話,不需要太省錢。人才比錢更重要!” “這一塊的確麻煩,我會竭盡全力的。” 鄭強有些無奈,師資的確難搞。 他是胡省人,在浙江大學讀的本科,碩博則是在四川大學。后面工作回的是本科學校浙大任職,被陳灝挖來之前,是從鄭州大學剛主動退休離開。(現(xiàn)實中的鄭強任職在太原理工,這里略作修改) “看來是時候聯(lián)系一下老朋友們了。” 鄭強心中想著,有些斷了聯(lián)系的人脈也要維護起來。 川大、浙大、鄭大都是他待過不短時間的地方,親自下場挖人的話也比較容易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