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世上沒有誰是必須存在的,但有和沒有所帶來的體驗差距完全不同。 沒有楊澤生,國內hpv疫苗的發展也不會停滯不前。上一世就是這樣,最后在兩千多名科研人員的努力下,耗費十多年才搞定二價疫苗。而國外的九價早已經投入生產,使得不少人不得不去hk才能打上疫苗。 沒有楊澤生,祁鏡名下的丹陽生物技術公司也就是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罷了。上一世怎么樣他不知道,但說到醫藥行業,丹陽還真沒什么能拿出手的品牌。 現在有了楊澤生,就好比給科研上了加速器,給祁鏡的藥廠鑲上了金字招牌。 必須么?不是必須的,沒他地球照樣轉,華國照樣向前發展。 有用么?真的非常非常有用,簡直千金不換! 試想當年曹操,祁鏡現在從丹陽一路經溫安追到東京,頗有一種晝夜奔襲長安,將漢獻帝牢牢捏在自己手里的感覺。 有了天子,祁鏡自然要最大化利用。而且他和某操不同,除了沒那種癖好外,還向來說到做到。之前給楊澤生畫的大餅可不只是畫畫就算了,都得一個個實現才行,要不然楊澤生回國也就失去了意義。 一號大餅就是黃興樺。 他手里有上京的病毒研究所,到處是分子生物學和生物工程技術的人才,抽調一些組建個團隊當研究基本盤沒什么問題。相比米國上千人的規模是差了不少,不過項目剛啟動還有許多地方需要完善。想要往上提升效率和規模,以后完全可以從其他地方想辦法。 暫時解決了人力,剩下的還需要大量物力。其實說白了就是錢而已,只要錢到位了,加上楊澤生在,一切都好說。 之前說的863計劃確實會給一筆錢,但只是這些還遠遠不夠。研發疫苗需要海量的資金,863只夠啟動計劃的,沒持續性投入,項目沒兩年就堅持不下去了。 實驗室方面有祁鏡自己的公司,但他的公司實驗室并不大,器械也是捉襟見肘。平時做做一些外包綽綽有余,可應對這樣龐大的實驗量肯定不夠用。 說到底還是資金不夠。 在錢方面,祁鏡一路過來認識了不少人。 最早認識的就是季廣浩,一心向著他,也是診斷部最主要的發起人。但他的公司并不大,手術后身體也在走下坡路,現在公司已經完全到了女兒手里。 之前在丹陽醫療中心揭牌的時候他也來過,不過因為女兒對醫療不感興趣所以也只是走個過場,之后就鮮有問津了。 之后祁鏡又遇到了他的最大金主朱巖。 可惜醫院這個吞金獸吃了他不少資產,現在就算已經開始賺錢也會因為非營利性質而沒辦法分紅。其實這家醫院就是給朱巖名下養老院打廣告用的,畢竟其他養老院哪兒有自己的二級醫院保駕護航,也算是個長期投資了。 其實能花力氣搞出這家醫院已經大大超出了祁鏡的預期。 這種情況下,再找朱巖要錢就顯得非常不合適。薅羊毛也得讓羊好好活著多養兩年吧,對方又不是隨便拿錢的提款機。 接下去第三位就是袁天馳的老爸袁玉舟。 袁玉舟在藥廠上盡心盡力,不僅投了不少錢,還招了不少極富經驗的管理人才。疫苗這事兒祁鏡也沒少在袁天馳面前提起,可一直都沒什么消息。大家都是聰明人,沒消息就意味著沒興趣或者沒錢,再強求反而不美。 所以祁鏡也就算了。 誰讓生物醫藥是黑洞呢,風險太大,別人也不是什么財大氣粗的跨國集團,還是量力而行的好。 既然指望不上老板們,祁鏡就把視線放在了兩家醫學院上。不論是丹陽醫學院還是丹陽大學,每年的資金都非常充沛,主要就是用來做科研和課題的。 現在祁鏡有著全國最好的課題hpv疫苗研究,沒可能吸引不到他們的注意力。 所以之前給楊澤生畫的第二張大餅就是兩所大學。 在臨床方面,丹醫大底蘊夠深,肯定要比丹大醫強。但到了生物工程和技術方面,丹大就展現出了綜合大學的實力。尤其在合并了現在的醫學院后,人才梯度分布變得更為順滑,近兩年有了明顯的上升勢頭。 丹大的生物工程就差一個契機,就能一躍躋身全國前列。 而丹醫大也需要一個契機,來止住這些年的頹勢。 06年年初的時候,祁鏡告訴他們這個契機來了,拿出了hpv的疫苗項目,希望能一起合作。國家都是五年一規劃,可以當時國內技術,疫苗研發則是十年起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