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七零年代福星高照》
第(2/3)頁
方惠茹強按下要去認女兒的沖動,努力壓制住自己顫抖的嗓音:“是不是曾今有人給你講過,你努力想想,說不定就想起來了。”
四歲的孩子畢竟太多,很多事情隨著時間漸漸都沖淡了,肖敏自然是什么都不記得了,而且肖大娘和肖軍對她那么好,她發誓再也不想親生父母那么遠如邊際的事。
“沒事啦。”
肖敏搖搖頭:“我也想不起來了,可能以前有村里的老先生講過吧。”
她記憶中那個講故事的人,似乎是個男人。
方惠茹帶足了五天的口糧,在這里住了三天,也就給這群皮猴子講了三天的故事,這里面從年齡最大的春妮,到年齡最小的乖寶,都表現出來強烈的好奇心,每天聽多少個都聽不夠。
兩個老人還給孩子們做了好吃的,第一天給孩子們包餃子,孩子們高興極了,南方人沒有吃過餃子,以前陳大嫂包的包子勉為其難叫包子,但沒有正宗北方人弄的面食好吃。
第二天包包子,第三天就是給孩子們做了大面包,原來方惠茹走出去看見陳小軍前幾天給起的面包窯,開心極了,她年輕的時候在俄國待過,那邊很多這種做面包的窯,她提議給大家伙做面包吃。
剛好這個面包窯是肖敏設計出來的,她從書上看到了面包的做法,就心生好奇,想要自己做面包。
沒想到方惠茹會呢。
本來擔心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有時間琢磨做面包的肖敏,這下可找到師傅了,跟著方惠茹后面很認真的看她做。
“今天做的是鄉村面包,以前我們在俄國的時候就經常吃面包,我自己也會做一點,先把面粉和成團以后靜置,等過了半小時起了筋,再反復折疊,再過半小時折疊一次,一共折疊四次,最后一次整形好了,放在大碗里面發酵,發酵到大約兩倍大,在加好溫度的窖里面烤上十五分鐘到二十分鐘就好。”
孩子們沒有吃過這種粗曠的鄉村面包,加上南方人的口味比較喜歡細軟的東西,而鄉村面包偏筋道,除了肖敏和乖寶,大家都挺失望的。
春妮有點不好意思,方奶奶很辛苦給大家做來了面包呢,可她覺得不好吃,不過盡管不好吃她也不會浪費糧食。
別說春妮吃不習慣,就連喜歡吃幾個大人都吃不慣。
只有肖敏吃到切成片的鄉村面包,一個勁點頭說好吃。
“這個面包我在很久很久前似乎吃過,似乎是經常吃過,好像還有一種。”
肖敏是典型的北方人的胃,雖然在南方生活了很多年,但是對老面饅頭和歐式面包的熱愛比一般人要多。
她吃過,她還記得……
方惠茹悄悄偏過頭,擦了擦眼淚,這個鄉村面包可是萌萌小時候最喜歡的,萌萌出生的時候在俄國,當地人烤這種面包和大列巴比較多,當時照顧萌萌的保姆是個俄國婦女,經常烤鄉村面包跟大列巴,回國以后因為物資貧乏,烤鄉村面包的時候比較多,大列巴里面的核桃仁跟葡萄干要是湊齊了,方惠茹也會烤來給萌萌吃。
人小時候的記憶會丟,但是生活習慣絕對丟不了。
方惠茹擦完了眼淚珠子,哽咽著說:“還有一種是大列巴,加了核桃仁跟葡萄干的,一圈一圈的卷進去,吃的時候能吃到甜甜的味道,小孩子最喜歡了。”
肖敏眼睛一亮,好像是這個東西,但是方老師是怎么知道她說的另外一種,是加了葡萄干跟核桃仁的大列巴啊。
當初她叫陳小軍做這個面包窯的時候,就是想烤這個大列巴來著。
“喜歡吃大列巴下次我們過來帶好了東西再烤,我跟我老伴也很喜歡吃,只不過現在住的地方條件不夠,烤不了。”
“好啊好啊。”
肖敏跟個孩子一樣,忙不迭的答應了下來,恨不得要方惠茹現在就保證過多久再來。
除了吃,肖敏對農業也頗感興趣,她跟唐老討教了不少農業知識,一說到這個就是唐老的老專業,他這一走出去一看,就知道大河村適合種植什么,種什么東西能把經濟效益擴展到最大,除了一起做吃的的日子,肖敏幾乎整天都在跟唐老討論農業知識。
不過再好的相處也有分別的時候,轉眼三天就過去了,方惠茹跟唐老也要回去了,知道兩位老人要走,陳家的孩子們消沉了好一陣時間。
“拜拜。”
乖寶沖老人揮揮手,傷心的眼淚都流了下來。
血脈情深,這么笑的孩子嘴上雖然表達不出來什么,但是能感覺到跟唐老和方惠茹之間的感情。
看見孩子哭,兩位老人也是傷心不已,相處了幾天,其實跟長大了的萌萌還有點隔閡,但是跟孩子之間的感情是確確實實培養起來了,這孩子又是懂事的,老人哪有不喜歡的呢。
“回頭去看看我們,也多常走動走動,我那里有一些幼兒教育的書籍,你可以拿過來看,我們還可以討論一下教育孩子的事情。”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镇市|
全南县|
富裕县|
英德市|
内乡县|
青龙|
昂仁县|
沁源县|
宜宾市|
临潭县|
宁蒗|
黄平县|
嘉禾县|
荣昌县|
义马市|
建瓯市|
容城县|
梁河县|
安徽省|
江津市|
都安|
长白|
沾化县|
南陵县|
扶风县|
丹江口市|
尤溪县|
临潭县|
收藏|
海阳市|
渭南市|
玉树县|
丹东市|
肥城市|
古蔺县|
施秉县|
墨竹工卡县|
四子王旗|
赣州市|
芮城县|
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