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岳飛,是當之無愧的中華民族的英雄。 他的氣節,足以讓整個歷史長河的人動容。 這樣的人,在這個世界,即便是出現在祁元五千年系列,這個所謂的架空歷史小說里面。 但是他的影響力,或者說,在讀者們之間造成的議論,也是非常大的。 愛國之情,這是個只要這顆星球上還存在國家這個概念,那就是不可能去避免的東西。 而岳飛這樣的一個形象,一出來,立刻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而隨著姚長生的這次講解,更是使得這個人物,在華國的千家萬戶都傳遍。 針對岳飛,針對當下到底應不應該懷抱著赤誠的愛國之心,在整個華國,掀起了一個又一個的討論高潮。 而除了岳飛,像辛棄疾也出現在了大家的討論之中。 …… …… 辛棄疾雖然是宋國人。 但是他自幼,都生長在敵占區。 他從小,便親眼目睹著同胞們,如何在金人的統治之下,屈辱地活著。 他的爺爺,表面上一直為金人所效力。 但在私下里,一直在教育他,登高遠望,眼前的無數山河,原本,都是我南宋的土地。 金人之仇,不能忘卻。 辛棄疾從小就立志要報效國家,日日鉆研兵法,勤練武術,苦讀文書。 14歲,他就打著進京趕考的幌子,開始進燕山勘察金國的地形。 17歲,他又來到燕山,這次,他手畫地圖,為了日后的大戰做準備。 1161年。 金宋又開戰了。 21歲的辛棄疾覺得時機已到。 便拉上了幾百個兄弟,舉起了大旗。 公元1162年。 辛棄疾作為義軍的代表,奉命南下與南宋朝廷聯絡。 這時。 一個叫做張安國的叛徒,殺了義軍的帶頭大哥耿京,投奔了金人。 這個消息傳到了正在返程途中的辛棄疾口中。 氣得他一聲大吼,快馬加鞭,趕回了山東。 他直接帶著五十個勇士,夜闖五萬兵馬的金軍大營,在毫發無傷的情況下,把已經覺得自己可以享福了的叛徒直接綁走了! “赤手領五十騎,縛取于五萬眾中,如挾狡兔。束馬銜枚,間關西走淮,至通晝夜不粒食。壯聲英慨,儒士為之興起,圣天子一見三嘆息。” 至此,22歲的辛棄疾一戰封神! 歸附了南宋朝廷的他,開始樂自己的仕途生涯。 然后,他便開始了被頻繁調任近四十次的人生。 每一任官職,短則數月,最長也不過兩年。 歲月看似無意地流逝。 辛棄疾在慢慢地變老。 不斷地調任,不斷地做著和領兵打仗毫無關系的工作。 他也從未停止過表達自己想要為國上陣殺敵,收復失土的愿望。 但是沒人理他。 于是,他寫道: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好想帶兵出征! 看著金人的方向,好想縱馬殺去! 但把欄桿拍遍,也無人會,登臨意! 公元1181年。 41歲的辛棄疾被彈劾罷官了。 他歸隱田園,但是從未放下過對于家國的執念。 夢里,都是自己縱馬御敵的模樣。 但可惜的是,一夢驚醒,發現時光翩然,自己已經滿頭白發。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終于。 在他47歲那年。 宋高宗駕崩。 北伐,看似有望了! 他立刻約上了好友朱熹、陳亮,一起商討光復大計。 年紀大了又如何? 我照樣能上陣殺敵!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這就是辛棄疾。 現實再不堪,但是始終堅定著自己心中的理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