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魏嬈相信自己的伯父。 屬于她的嫁妝都搬回了正春堂后院,一切安置妥當后,魏嬈命人關閉正春堂的院門,除了下人必要的進出,她不會見任何客。 郭氏很想知道丈夫與魏嬈在書房里說了什么,只是她才開口,便被承安伯冷臉訓斥了一頓。 郭氏心想,丈夫大概也是不想因為魏嬈去得罪英國公府,又不能說出來,所以才惱羞成怒吧。 . 當太后下葬皇陵,三個月的國喪解除后,京城終于又恢復了正常。 世家之間增加了走動,魏嬈與陸濯于年前悄然和離的事終于傳開了,凡是聽說此事的人,所有人都與郭氏一個想法,認為魏嬈在英國公府過不下去了,挑了這個時機自請離開,英國公府便也做了個順水人情。 慢慢又有消息傳出來,說魏家四姑娘回府后便住在老太太的院子里,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連承安伯一家都不見,不知道是無顏見人,還是心如死灰,從此吃齋念佛,遁入了空門。 宮里的貴人似乎也聽到了這些議論,很快,一道由元嘉帝發出的旨意送到了承安伯府。 圣旨上前半段說,當初英國公府世子陸濯危在旦夕,魏家四女心懷仁愛,甘愿為英杰沖喜。魏家四女出嫁后,對夫家長輩敬重恭順,對丈夫關懷備至,深受英國公府上下的贊賞喜愛,這些都是他向英國公、英國公夫人、陸濯求證過的。 圣旨的后半段,分別贊譽了魏老太太的賢良德行與祖孫之間的深厚情誼,并表示魏嬈得嫁滿城閨秀爭嫁的英杰陸濯為妻,卻仍然愿意為了替祖母服喪而自請歸家,其孝心堪比仲由百里負米、丁蘭刻木事親! 故元嘉帝特封魏家四女為孝仁郡主,另賜郡主府,以嘉獎其至純至孝。 此詔一出,全城嘩然。 有臣子試圖反對元嘉帝封外姓女為郡主,認為魏嬈的仁孝遠沒到圣旨上夸的那般地步。 元嘉帝就問同在大殿的英國公、陸濯。 英國公表示,如果不是魏嬈愿意給他的孫子沖喜,他的長子一脈可能已經斷了,魏嬈至仁! 陸濯道,他與魏嬈夫妻恩愛,只是魏嬈既想替祖母服喪又不忍心耽誤他才自請歸家,乃是至孝。 祖孫倆便堵住了那些反對官員的嘴。 百姓們還是不信,認定是元嘉帝偏心魏嬈,非要封郡主,英國公、陸濯只好配合一下。 至于元嘉帝為何偏心魏嬈,肯定是因為麗貴人??! 說起麗貴人,百姓們就更有的聊了,當年麗貴人剛進宮時,百姓們津津樂道,臆測了元嘉帝與麗貴人在一起的種種風流韻事。那時候麗貴人多受寵啊,連太后娘娘都奈何不了她,還是太后娘娘病倒了,元嘉帝孝順,才忍痛割愛,將麗貴人、四皇子打發到了偏遠的西山行宮。 如今太后娘娘死了,元嘉帝馬上就要接麗貴人母子回宮了吧! 百姓們信誓旦旦的,宮里卻沒有什么動靜。 郡主府開始修建了,新封的孝仁郡主依然深居后宅,沒人知道她在想什么。 英國公府依然是京城最頂尖的勛貴,世子爺陸濯又恢復了單身,漸漸開始有媒人們登門,紛紛要把自家閨秀嫁入陸家??上в蛉艘患叶紱]應,只推脫說她年紀大了,不想再操心孫輩的婚事,要世子自己選。 這個消息傳出來,不知是誰先想到了謝家六姑娘謝畫樓,街上便有了新的謠傳。謝六姑娘與陸世子本就是天作之合的一對兒,因為老太傅過世謝六姑娘才沒能嫁過去給陸世子沖喜,但陸世子其實一直心系謝六姑娘,這次就是要等謝府初喪后再去提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