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505.帝都風云之五七-《美人記》


    第(2/3)頁

    何子衿一向冷靜,她當然明白,這種親近不可能是無緣無故的,太皇太后這里,何子衿知道是何緣故,況且,太皇太后可不是看曹家臉色的人,相反,恐怕曹家最懼怕之人便是太皇太后了。至于蘇太后與戚貴太妃,這兩位娘娘能在這種時刻表示出友善的姿態,不必說,自然是太皇太后的緣故。

    可見,宮里人心,皆在太皇太后這邊。

    就如那位去江家傳話的張內侍所言,阿念的官位是沒了,但,何子衿的誥命,太皇太后不說革,還真沒人敢動。于是,何子衿依舊頂著恭人的誥命,出入宮闈。

    便是許多先時眼紅何子衿得太皇太后另眼相待的誥命,只要三觀略可的,都會說,“太皇太后回護江恭人,就是回護如今這世道的凜凜正氣。”

    當然,也有偏向曹家的,今更是要酸上百倍,嘴上不敢說,私下也要說一聲太皇太后糊涂的,“不說江前翰林對陛下與曹娘娘的不敬,便是朝堂之上掌摑大臣,這樣的失儀重罪,只是罷官已是恩典,卻不想,如今倒成了功勛?也不知太皇太后護著江恭人是個什么意思,成心給陛下難堪么?”

    這種話,不是沒有。

    恐怕說到皇帝陛下耳邊兒去的,也不是沒有。

    江家已是表明了政治立場,斷不會與曹家這等人為伍。曹家狗腿子的話,江家并不在意。更何況,江白板罷官之后,很快找了新差使,當然,不是做官,而是教書。

    去聞道堂教書。

    聞道堂的歷史,說來不算久遠,卻也有幾十年了。這聞道堂,還是太宗皇帝之時,國朝大儒江北嶺所建,江北嶺原是有感于帝都居大不易,許多貧寒讀書人來帝都科舉,一朝落榜,便會落入衣食無著落之地,豈不可憐。江北嶺建聞道堂,就是令貧寒讀書人在帝都能有個落腳的地方。因江北嶺名聲卓著,慕江大儒之人極多,就越來越多的讀書人來聞道堂,聽江大儒講學。一來二去的,聞道堂便成了讀書人心中的一塊圣地。另外插一句,沈素的進士堂便在聞道堂一畔,離得很近。因聞道堂有朝廷撥款,性屬半公益組織,而沈素的進士堂,是給來帝都的舉子補習沖刺以備春闈的補習武,那補習價位,嗯,是帝都舉人補習班中的第一高。再有聞道堂這半公益課堂對比,沈素在帝都便有個“死要錢”的名聲。

    后來,江大儒過身,聞道堂便是江大儒的弟子主持,如今都有許多學問淵博的先生在聞道堂講課。

    話說,阿念能去聞道堂教書,還是小唐大人牽橋搭線。聞道堂本是江大儒籌建,小唐大人是江大儒徒孫,與聞道堂的一幫人多少年的交情。阿念罷官后,小唐大人還過來看望過阿念。至于阿念說什么,現在還是遠著些以免受牽連的話,小唐大人將眼一翻,道,“我與那曹婆子早就有嫌隙,我怕她,哈!”是的,當初曹太后的壽康宮逾制,御史臺禮部因此事大作文章,曹太后就想把這屎盆子扣在內務司總管小唐大人的頭上,讓小唐大人背黑鍋。小唐大人硬是沒叫她扣成,黑鍋自然也沒背,自此與曹太后兩兩相厭。就是現在,小唐大人與曹家那關系,也極是一般。

    小唐大人就對阿念說了,“你正當壯年,雖是罷了官兒,也不好這么清閑著,家里媳婦孩子總要養的,沒了俸祿,難道吃媳婦的嫁妝?”

    阿念剛要說,他家里吃飯還是不愁的,小唐大人已道,“阿素與我說過,你回鄉也是想著教書的。你聽我的,現在別急著回鄉,得罪曹家的人多了,難道個個都要回鄉?你要是愿意教書,帝都也有好些地方能教,阿素那里你不好去,他那進士堂,名聲不行。你覺著,聞道堂如何?現在主持聞道堂的是我師伯,你要愿意,我與他說一聲,他是極肅穆的性子,就愛你這種敢說敢為之人。”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武县| 海安县| 青神县| 淅川县| 宁晋县| 永清县| 广州市| 静乐县| 高要市| 明溪县| 文昌市| 崇信县| 繁峙县| 通山县| 色达县| 雅江县| 库伦旗| 平乐县| 迁西县| 连南| 吉木乃县| 安乡县| 德庆县| 望江县| 横峰县| 咸宁市| 峨眉山市| 沾化县| 揭阳市| 炎陵县| 武定县| 扶沟县| 驻马店市| 黑山县| 佛坪县| 河源市| 鹰潭市| 包头市| 阿拉尔市| 汝城县| 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