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420.北昌行之一零八-《美人記》


    第(2/3)頁

    “是,比咱們那里的要厚實。”

    “可不是么,這天兒冷也是真冷,咱們那里冬天要是下一場大雪,就是難得的了。這北昌府,八月天就開始下雪了。”

    “是啊,剛來頭一年,我都覺著稀奇。”

    難得胡太爺胡老太太頭一年就能適應北昌府的天氣,身子委實不算不硬郎了。今天胡老太太過來何家,就是與何老娘一處,等著竇大夫過來給診脈的。這是何子衿厚著臉皮請的,每月請竇大夫來一次,給家里老人診脈。如江老太太江太太也會過來,胡老太太還不曉得這竇大夫是個啥大夫,但大家都一處,她也就來了。

    胡太爺是個有見識的,尤其是同孫子打聽了朝云道長之事后,胡太爺就很后悔沒多帶幾個孫子重孫過來,當然后悔也沒用,先不說胡文對家里的堂兄堂弟都尋常,更甭提子侄一輩的了,他離老家久了,不一定認得全。再者,就是帶來也沒用啊,朝云道長鮮少見外人。每想到朝云道長這尊大神,胡太爺就深覺何子衿有運道。

    胡太爺這懂行的人,聽說來的大夫姓竇,就知必是帝都竇太醫家的人了,言語間很是客氣。

    竇大夫倒沒多想,反正他閑著也是閑著,平常有空還會參加府城組織的義診什么的。醫術就是這樣,不進則退的,竇大夫為了不使醫術倒退,基本上朝云道長一府人的身體健康他都包圓兒了。雙胞胎為什么這么身體倍兒俸吃飯倍兒香啊,竇大夫三天給他們把一回脈,權當練手。

    所以,竇大夫頭一回給胡家老太太、太爺診脈,就幫著開了幾個調理方子,他醫術不凡,兩位老人家用過后很是見效,覺著比在老家時身子骨兒還要輕省。當然,這一方面是竇大夫醫術高明,另一方面則是,甭看北昌府論自然環境不若蜀中,但兩位老人家在北昌府過日子,絕對比在老家時要輕松順暢。

    竇大夫診過脈后,便告辭去了。

    何子衿送了竇大夫出門,一面同竇大夫商量那凍瘡膏的事情了。北昌府這地界兒冷的很,人極易凍傷,大戶人家自無此擔憂,但,城中駐軍、衙門的衙役,這些多是外差,就頗有些凍傷的。再者,每年總有食不裹腹者,阿念在沙河縣時是會組織這批人做工,以工分來掙糧食,以免凍餓而死。

    在沙河縣時,沙河縣人少,要救助的也有限。如今在北昌府,地方大了,阿念要操心的事也多。

    何子衿就說,凍傷的人有這許多,倒不若請竇大夫研究些個有用的凍瘡膏,有那不大嚴重的,直接就可以用。不然,也不能白白就看人凍死不管的。

    竇大夫倒愿意干這個,還很注意節約成本。只是有一樣,這凍瘡膏的制作是個問題。這年頭可不是弄個藥方就獻給朝廷的,這是竇大夫的秘方,故而,成藥還是與竇大夫商量。竇大夫為啥很肯給何子衿面子,給何家人來診脈,一則他現在的確事務不多;二則何子衿在朝云道長這里有面子;三則就是何子衿做事講究。從這藥方的事就能看出來,這是何子衿請他研制的,卻并不要求他交出配方啥的,而是將此事與他商議。這就是明白人做事了,竇大夫并不小氣,笑道,“這方子極簡單,我著人送你府上就是。”

    何子衿笑,“一則這是您的心血所成,我收了算什么。二則,我這里也沒懂醫藥的,小竇大夫也來好幾年了,您身邊兒還有藥僮,不若您開出單子來,讓他們采買藥材,制成成藥。官府這里,先出定金,待得藥成,再會余款。如何?”小竇大夫說的是竇大夫的兒子,自帝都過來在竇大夫身邊服侍的。

    竇大夫一笑,“成,也讓小孩子們鍛煉一二,就這么辦吧。”

    竇家在北昌府的藥行,就這么開起來了。起先就是做凍瘡膏的,竇大夫為了鍛煉兒子的醫術,與聞道商量了,得朝云道長允準,就請阿念幫著盤個小鋪面兒,讓兒子坐診,先在普羅大眾身上練一練醫術啥的。

    說著就是年節了,年前事務多,何子衿腳的腳不沾地,就說年禮,如今阿念只管幾家上峰的走禮,其他的都是何子衿擬好禮單,讓阿曄去。知府衙門事情也多,各衙門都要有個年終總結,再者,年前北昌府轄下各縣的縣令,也要來府里請安述職。再有府里各項事務,阿念既是現官又是現管。

    何子衿的女學臘八就放了假,然后,這過年過節的,學里女先生們掌事嬤嬤們還有為女學出大力的紀嬤嬤等人,大年下總要一人一份年禮再加獎金。這又是一樁事務。

    何子衿忙的,干脆把阿曦找來當苦力,阿曦倒不覺著辛苦,孩子小時總是樂意替大人做些原本大人該做的事的。阿曦非但給她娘當苦力,她還時時去朝云祖父那邊,幫著整理朝云祖父過年的事務。然后,阿曦就人前人后的表現出一種:如果家里沒有我,你們日子可怎么過的,中心思想來。

    很是令人忍俊不禁。

    就在臘月的忙碌中,何家收到阿冽自帝都托人送來書信。

    沈氏特意叫了閨女家來念叨了一回,阿冽信中說了二兒子百天宴的事,是的,阿冽到帝都,效率很高的生了老二,還是個兒子。阿冽的歡喜浮現在信中筆端,只是惆悵,他一直沒閨女,這可怎么跟姐夫家做兒女親家啊。

    沈氏瞧著兒子信直樂,與閨女道,“阿冽這腦子也是不轉彎兒的,他這沒閨女,以后還不許你再生個小閨女啊,總能合適的。”沈氏一直很看好閨女與兒子兩家姑舅做親,覺著要是有個小外孫女嫁給自家孫子,沈氏想想就能笑彎了眼。

    何老娘還跟著幫腔,“可不是么。”又與沈氏道,“給阿冽回信時與他說,別急著生丫頭,再生個兒子,再說生丫頭的事不遲。”何子衿聽這話直翻白眼,道,“生那么多兒子,以后拿什么養哦。”

    何老娘眉毛一挑,“你還不是有三個小子,怎么就嫌侄子多啦?”

    何子衿裝模作樣嘆口氣,“我也很發愁以后養他們的事。”

    “盡胡說,咱家日子正好,還能養不起孩子啦!別說三個小子,就是十個也養得起!”何老娘極是豪邁,心下盤算著,她三個孫子,一個給他生三個重孫,就有九個重孫了,這得是何等興旺啊!

    “多子多孫多福分。”沈氏很是認同婆婆的觀念,笑與閨女道,“阿念人丁單薄,你正該多替他開枝散葉。”

    何子衿半點兒不急,“這也得看兒女緣分。”

    何老娘曲指一算,“你三胎還早著,怎么著也得等阿昀阿晏五六歲上。”孫女在生產上像兒媳,總是要隔個五六年才能再有動靜。好在,孫女效率高,都是一生生倆,說來,這本事也沒誰啦!何老娘每每想到,就十分自豪。何老娘不知想到什么,忽然改了口,同沈氏道,“與阿冽說,下胎生個閨女也不錯。都說養女隨姑,要是像咱們丫頭,多好。”覺著倘是有個像自家丫頭這樣的重孫女,也是很有面子的事。

    沈氏笑道,“是啊,這倆孫子了,還沒見過孫女面兒呢。”沈氏倒不似何老娘這般盼孫子,沈氏看來,有個孫子安了心,生幾個小孫女也不錯。

    說一回阿冽的次子,就說起俊哥兒在帝都的課業來,俊哥兒現下也很是用功,據阿冽說,俊哥兒說了,趕緊把春闈考出來他就解脫了。反正吧,那話叫何恭知道必要訓斥的。聽沈氏說,何恭一看長子這信,就把俊哥兒念叨了幾句。

    再者就是沈素來的信了,信中并無他事,無非就是記掛姐姐一家,又說兩個外甥在帝都皆好。自從江何兩家北外放昌府,一晃十來年了。沈素牽掛著沈氏,沈氏何嘗不牽掛娘家。

    總之,這個年就這么熱熱鬧鬧忙忙活活的過了。

    過了年,賞過上元節的冰燈,阿念就張羅著給子衿姐姐準備生辰,子衿姐姐三十壽辰。

    何子衿本是龍抬頭的生辰,偏生不巧,這事兒一般知道些歷史的都曉得,朝云師傅唯一的姐姐,謝太后的親娘魏國夫人,就是死在這一日。何子衿當年在帝都聞知此事后多是讓出龍抬頭之日,另選個近些的日子過生辰。這一回,何子衿就如往年那般,選了個休沐日,二月初十。

    這一年是整壽,阿念又是在知府任上,自然熱鬧。

    可以說,這是何子衿到北昌府后過得最氣派的一個生辰了,足足熱鬧兩日。就這么著,輿論界都說江太太節儉,因為這年頭,整壽生辰大辦個三五天的大有人在。何子衿這個,當真算是排場小的了。

    何老娘還念叨著,“待得俊哥兒中了進士,就是喜上添喜。”

    好吧,你老人家是不是忒自信了些啊!

    然后,三月底春闈榜單一到,帶給何老娘不小的打擊,俊哥兒榜上無名。何老娘一個勁兒嘀咕,“明明拜了菩薩的。”還添了在筆香油錢,咋地不靈了哩。

    何恭倒是沒啥,在何恭看來,次子去歲秋闈排名就不高,此次春闈,便是中了,怕也就是個同進士。今次落榜,也無妨礙,繼續用功就是。

    何恭道,“哪里就有一次中用,那樣的畢竟是少數。”

    何老娘想一想,阿冽秋闈考了兩回,俊哥兒這個,秋闈順利,不想春闈沒中。不過,對比一下兒子當年秋闈之艱難,何老娘道,“我就怕俊哥兒在這考試運上隨了你。”

    何恭:……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南县| 扬中市| 彭州市| 呼图壁县| 务川| 洛扎县| 娱乐| 巧家县| 唐河县| 祁门县| 沙田区| 安达市| 察隅县| 金山区| 大竹县| 肇东市| 峨山| 嘉祥县| 长顺县| 图们市| 尖扎县| 辽中县| 怀化市| 江安县| 基隆市| 额济纳旗| 新竹县| 合水县| 朝阳县| 铅山县| 惠来县| 新化县| 阆中市| 客服| 东至县| 泸溪县| 九江县| 舞钢市| 比如县| 常山县| 西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