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下午三點,高進跟周子儒返回公司,高進跟人約好了下午見面。 朱軍昌,廣舟市章魚機械臂有限公司ceo。 說是公司,其實也就是一個工作室,朱軍昌跟三個同學在廣舟市郊區租了一個院子進行創業,研發多功能機械臂。 四個人都是廣舟大學機械系畢業的高材生,興趣相投,就萌發了一起創業的心思。 三個同學每人出資五萬占股百分之十,朱軍昌出資五十萬占股百分之七十,共同成立這家公司。 研發進行了三年,四個人湊得資金就消耗的差不多了。 也有風投想要入股,最后被四人給拒絕了。 四個人都是技術出身比較傲氣,認為我技術好不擔心找不到風投,等技術一突破,后面一堆上趕著投錢的。 很是硬氣的拒絕了風投。 又過了一年,四個人真抽不出資金了。 偏偏這個時候風投對他們的興趣消失了,四個人到處聯系跑了兩個月,也沒有拉倒資金。 商議了一番,四個人砸鍋賣鐵的湊了一筆資金參加了莫斯科歐亞農業技術展會,希望可以拉到投資。 四人也是暈了頭了,農業技術展會很少有人會關注機械臂。 當時,高進在星靈的提醒下主意到了這個項目,用星靈的話講,四個年青人手里的技術可以拆分成四十多項專利。 深入研究下去,機械臂會有一個巨大的突破,未來僅僅收取專利費就能賺回全部投資。 就這樣,高進開始跟四個人進行詳談。 在莫斯科沒有談攏,四人一口咬定你可以入股,不能全資收購。 這個要求高進肯定不會答應,相互留了聯系方式后就分開了。 前一段時間高進跟朱軍昌聯系,朱軍昌四人答應了高進全資收購的要求,因為四人真的支持不下去了。 蔬菜種植工業化大系統,肯定離不開機械臂系統,這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 高進是必須百分百掌握到自己手里的。 跟朱軍昌一番溝通,雙方達成了協議。 朱軍昌四人總共投入了九十六萬,按照一百萬算,高進花費兩百萬收購,這兩百萬怎么分配是朱軍昌他們四個人的事情,高進不插手。 四人繼續組成團隊加入高進的公司,每個人年薪二十萬,繼續進行多功能機械臂研究,高進每年投入的研發費用不低于一百萬。 時間是三年,如果三年內研發進度讓高進不滿意,高進有權更換人員。 條條框框不少,對雙方都有約束。 談妥了,高進送朱軍昌離開,給他們十天假期,十天后過來報到,簽署正式的協議。 送走了朱軍昌,高進長長的松了一口氣,跟周子儒開始閑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