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從范景文的角度來說,他想的其實就是息事寧人,畢竟江南可是對于大明而言眼下最為重要的地方,他當然是不希望江南會出什么亂子的。 聽完了范景文的話之后,崇禎皇帝眉頭再一次的皺了起來,但是并沒有發表意見。 他還需要等待著其他的內閣大臣們更多的表態。 其他的內閣大臣也紛紛開口了,他們的意見大致上都是和范景文相同的。 “陛下,這件事情還是事關重大,確實是應該要好好的查清楚,不然的話怕是會影響朝廷在江南那邊的民心?!? “江南已經是如今最為忠誠于大明的地方了,老臣有點擔心,如果太子的手段過于凌厲的話,會不會出什么大亂子?” “殿下作為年輕人做什么事情都很有沖勁,這當然是一件好事,可是陛下也應該要知道殿下做事有時候其實是太過魯莽并且欠缺考慮的?!? 在場的人其實基本上都是超過了四五十歲的政治家,他們在思考事情的時候,往往會喜歡用一個更加沉穩而嚴謹的角度去思考,這就讓他們天然的站在了朱慈烺這種年輕人的反對立場上。 作為一個年輕人從來都是熱血沸騰的,做什么事情也都是往往會更愿意去選擇冒險的那一種,和熱血已經消退掉的中老年人,雖然是同一種人種,但往往做出的決定完全不是同一個路數了。 在聽到大家都這么說之后,崇禎皇帝明顯也動搖了。 他暗自思考了一會,然后開口說道:“諸位愛卿說的話確實是很有道理的。這樣吧,李愛卿你就作為欽差走一趟這個江南,看看那邊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 李邦華畢竟也是當過左督御史的,算是三法司的領袖之一,讓他來負責這個事情,也算得上是順理成章。 在看到崇禎已經宣布了命令之后,眾人心中多少也放下一片大石。 其實還有一點事情是不為崇禎這個皇帝所知道的,那就是抵達江南的,并不僅僅是這些彈劾的奏章,同時還有暗中江南許多家族送到內閣大臣們案頭的一些求救的信。 眾所周知,大明所采取的是一個科舉制度。而科舉制度之中,南方的士子成績是比北方要更好的,在明朝開國的時候甚至出現過整個科舉皇榜全部都被南方士子給壟斷的情況。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