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古家、古家村生產隊-《向往的生活》
第(1/3)頁
第1章 古家、古家村生產隊
清晨的薄霧在村中家家戶戶間或傳出的雞鳴聲中漸漸散去,朝陽初升,整個村子慢慢醒了過來。
這是1963年8月24日,農歷七月初六的安城城郊古家村生產大隊。
如同往常一樣平常而又忙碌的一天即將展開,公社的隊員們將在這片好不容易恢復生機的土地上耕種,為填飽肚子辛苦的賺取公分。
地處華國西北的古家村四季分明,在這夏末的早晨,未被污染的空氣透出點清涼之感,村子外圍的山里慢慢恢復綠色。
一切都顯得綠意盎然,生機勃勃,刨除勞作的壓力來看,環境竟是十分宜人的。
距離村子中心較遠的山腳下,有一戶看上去就很是氣派的人家。
青磚紅瓦的房子足有有兩排,每排各有主廂五間屋子。
兼之兩排屋子又由兩間廊房相連,劃分出了前中后三個院子,整個房屋外面還壘了整齊的院墻,給人的感覺就是寬敞和齊整。
村子中也不是沒有這樣的青磚大瓦房,但這房子明顯是新蓋的。
也就是在農村,家家戶戶房子都比較大,不然這樣的房子放到這個年代確實有被有心人抓去說道說道的可能。
不過對于房子的主人古家人來說,這種擔心卻可以免去了。
“老大媳婦,準備準備,我把手上的活交代給你,半下午的我就要去老三那看你三弟妹了。
唉,也不知道我這大孫女兒什么時候能出來。”
一個聽上去就十分有精氣神的中老年婦女的聲音打破了古家小院的寧靜。
這聲音的主人是這古家小院兒的當家女主人——畢芳春畢老太太。
說是老太太,她今年也不過才五十四歲上下,不過在這個年代她這個年齡加上她還有好幾個孫子,被稱為老太太實在太正常不過了。
接著便聽到她口中的老大媳婦陳紅春說:“知道了,媽,我這兒準備的都差不多了。
明天這孩子也起床拾掇好了,一會我帶著他去再打一波豬草,這幾天的也就夠了。
至于三弟妹那,您也別著急,明兒個就是七夕了,說不得明兒您的大孫女兒就隨著那王母娘娘畫的鵲橋下凡來看您吶!”
老大媳婦陳紅春的話音一落,便見她婆婆畢老太太嚴肅了一張臉。
她瞬間反應過來現在是新中國了,不能再講這些封建傳說了。
她訕訕地拍了下自己的嘴,沖著畢老太太嘿呼一笑,想把這茬給混過去。
老太太倒不是那刻薄的人,只提醒她注意把握分寸,便走到后院去打掃雞圈和撿雞蛋去了。
這兩天是她三兒媳的預產期,家里養著八只母雞,就是為著能多撿雞蛋給孩子們補充營養,還有給兒媳婦們生孩子坐月子補養用的。
如今她已經攢了五十多個雞蛋了,準備今天下午就都帶著去城里小兒子家,留著給三兒媳婦坐月子的時候吃。
老太太有三個兒子兒媳婦,她這把雞蛋攢起來給兒媳婦坐月子的做法一貫就有,倒不存在偏心不偏心一說。
只是這次老太太帶去給三兒媳婦坐月子的東西除了數量較往常多出許多的雞蛋外,還有年下用布票、棉花票,拖她在百貨公司上班的小女兒給買的新細棉布和新棉花,加上之前攢下的麥乳精一罐,兩包紅糖和一布兜大米。
要知道這么些東西在這個年月,尤其是那三年才過去不久的現在,算是十分難得的了。
而老太太之所以肯舍得拿出這么多東西,除了她本身就是個大方和善的婆婆的原因外,就是從三兒媳懷這一胎開始,無論是她自己做夢夢到還是村里有經驗的婦人看到,亦或是她那在省城大醫院做婦產科主任的親家母的判斷,都說這一胎是個女孩兒。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托克逊县|
松江区|
三台县|
商洛市|
开鲁县|
白河县|
昌黎县|
浦东新区|
石景山区|
宝丰县|
江华|
库伦旗|
嵊州市|
靖宇县|
华阴市|
屏山县|
泰安市|
绩溪县|
寻甸|
锦州市|
喀喇沁旗|
乌拉特前旗|
江阴市|
贵阳市|
宁陵县|
托克托县|
安顺市|
阿鲁科尔沁旗|
秀山|
横峰县|
灵寿县|
林州市|
拉孜县|
铜鼓县|
东辽县|
句容市|
大英县|
白朗县|
绿春县|
萝北县|
渑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