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然,卡爾在戰(zhàn)報中也不是將神槍手批判得一無是處,即便他明確指出,這次作戰(zhàn)中近衛(wèi)步兵之所以損失很高,那是因為神槍手全程都在打醬油……哦不,是做輔助兵種,根本沒有沖殺在第一線。 尤其是在雙方刺刀肉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時候,神槍手沒辦法盡情發(fā)揮他們的槍法,變成了只能用于守衛(wèi)外圍和后陣的‘雞肋’。 但是,卡爾特別夸獎了神槍手在攔截側(cè)翼迂回敵軍軍團中做出的貢獻。 尤其是選擇復雜的叢林地形,以絕對劣勢的兵力將四個軍團的先頭部隊輕松擊潰,抓捕到數(shù)量比他們本部還多的戰(zhàn)俘! 這是神槍手在多場戰(zhàn)役中,唯一出彩的地方。 因此,卡爾提議,將神槍手編為專門的山地和叢林部隊使用,正面戰(zhàn)場只需要少量配置,給近衛(wèi)步兵當輔助兵種即可。 李維看過卡爾的戰(zhàn)報后,不禁感慨: “果然,每一段歷史上的弄潮兒都不是白癡,散兵、輕步兵、獵兵等等注重槍法的士兵,在排隊槍斃時代一直充當著輔助兵種的地位,是有一定必然性的。 這個時代的火槍性能缺陷太大了,滑膛槍的有效射程就一百多米,而這個有效射程內(nèi)還沒辦法精準擊中對手,哪怕是神槍手也不行。 一百米的距離,一個普通男性百米沖刺需要多長時間? 能給滑膛槍幾次開火的機會? 沒有密集的線列方陣,單靠散兵線,神槍手能扛得住多少人的刺刀沖殺? 可是,如果讓神槍手組成密集線列方陣的話,他們必然要面對刺刀肉搏戰(zhàn),還不如使用近衛(wèi)步兵來的劃算。 而使用前裝線膛槍,有效射程也就提升了一倍左右,但射速卻下降足足三四倍,射速的下降足以彌補敵人沖鋒奔跑時多浪費的時間了…… 這又是一個無解的循環(huán)。 難怪這個時代無論是哪個歐洲強國,對散兵的建設(shè)都不如對線列步兵重視,不是他們忽略了散兵的重要性,而是這個時代火槍的性能決定了散兵終歸是無法承擔主力作戰(zhàn)任務的兵種。 第(1/3)頁